L10E05

从古典文体的角度认识《春江花月夜》

一、定义

《春江花月夜》为中国古典诗体,且意在揭示宇宙的真相。张若虚在写该诗时从写景铺垫,引入宇宙无穷,生命无穷的真理,将一种乐观的态度传达给读者,简单明了,所以深刻,所以流传千古。另外,该诗表达的思乡、离恨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与读者充分沟通,引起共鸣。

二、四要素

第一要素

1、真理真相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张若虚在写下该千古名句时,没有犹豫,而是将真理真相直白的揭露出来,让人直接可以读懂。

2、真理真相是可以被认识的

每个人都有生命,每个人都曾对生命有所思考,张若虚所选题材不是独特的,但思考的结果是发人深省的。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生命是有限的,而张若虚将整个人类考虑在内,所以生命又是无穷的,与宇宙是同等的。

3、真理真相不是相对的。

张若虚在表达生命的思考时直接点明,人生代代无穷已。没有提出相对的观点,没有为任何人服务,只是想真理纯粹的提出来。

4、展现真理真相是写作动机

张若虚写景为写理铺垫

第二要素

张若虚从开篇起,就是磅礴的江河与月亮相互映衬,转入江边草色朦胧,为读者营造一个世界。如下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接下来,张若虚在揭示真理时都会为读者铺造一个氛围,尽管都是月色,却有宇宙之月,思妇之月,游子之月,将真理与环境融合。

第三要素

张若虚讨论的是世间万物都可以思考的话题——生命与感情。从全文看,他巧妙利用反问句,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读者亲密交谈,但是这个话题也允许其他人旁听,毕竟大家都会思考生命,都会有感情,张若虚在对读者讲述自己对生命的看法还有感情的抒发,但这距离不远,触手可及。

第四要素

人类从诞生起就有哲学,哲学的思考离不开生命,这不是原创性,但这是针对于张若虚本人的原创性。曹操言:“人生苦短,去日苦多”,而张若虚却言:“人生代代无穷已”,提出自己鲜明的特点,这是属于作者的原创性。


L10E05

爱的call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童区寄传》为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为一个底层孩子立的传,这是一个真实故事,讲的是儿童区寄被两个强盗绑架后,凭借自己的聪...
    可闻桃杏香阅读 4,494评论 0 5
  • 以小组为单位,挑选一篇古典文体的文章,用古典文体的定义和四要素,写一篇评析文章。 《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 1....
    萍实之音阅读 3,073评论 0 4
  • 作业L10E05 以小组为单位,挑选一篇古典文体的文章,用古典文体的定义和四要素,写一篇评析文章。 字数不少于80...
    当时明月在zh阅读 4,404评论 1 5
  • 夜已明 念萤火之光 听清风萦绕 微尘透出淡淡花香 青丝抚脸庞 留一抹苦涩 品离伤
    一一夕子阅读 1,072评论 0 0
  • 一天,佛陀看到弟子们乞食归来,便问弟子们“你们每天忙忙碌碌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了什么?” 弟子双手合十恭声道“为了滋养...
    一分凄凉阅读 3,01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