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理想主义学派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现实主义学派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那么,人性本初到底是善还是恶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善或恶是道德概念,所以这首先是一个道德问题,是人自设的问题。若把道德抛开,它就不成其为问题。下面我们先换个话题。
有人说每个人都有三性:兽性,人性,神性(可以说此三性是对标题中的“人性”的拆分,所以此三性中的“人性”不等同于标题中的“人性”,而只是它拆分后的三性之一)。又有人认为兽性邪恶、贪婪、残忍、血腥、愚昧、暴力,兽性使人堕落、偏执、痛苦,神性使人崇高、平和、快乐。人性介于兽性和神性之间,是对兽性的克服和向神性的靠近。人离动物状态越远,离神就越近,人性就越高级、越完满。这种说法看似很有道理,印象中我以前蛮认同的。不过我现在认为这种认识有其局限性,那就是把这些完全置于了道德的框架之中!道德是人自设的,是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并非放之宇宙而皆准的。人类之外,我们不应该或者说不必将其它万物都赋予道德的概念。由此,我想把道德的框框拿掉,再来定义和论述“兽性,人性,神性”。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中有这样的叙述:如果我们的第一天性是主导自然状态下的生命的进化动机,第二天性是文明社会中教化而成的习性,那么,第三天性就是对这些习性的有意识的反思,从中,我们评价文化规范中哪些方面值得坚守,哪些已经失去生命力了。若是对照“兽性,人性,神性”之分,我们可以说:兽性可称为人的第一天性,人性可谓人的第二天性,神性则可称为第三天性。是否真能这么一一对应我们暂且不论,我这样对应只是为了利于更好的认识。
抛开道德概念,所谓兽性并无善恶好坏对错之别,人和所有的兽一样,和一切生命一样,都好似一台“生存机器”,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将自己所带有的基因延续下去,抢占生存资源,掠食其它物种,排挤竞争对手——等等。物尽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森林法则,说的就是这个。所以,兽性,或者说动物性或是生物性,是自然所致,是自然法则所致。这里所说的“兽性”也就是标题中所问的人性之本初,若按此推论,可以得出结论:人性本初并无善恶之别。我想说的是我们不应该用道德来评述“人性之本初”,也就是“兽性”,因为它得自自然。就好比我们没必要用“善恶观”去思考水或狮子捕食小牛犊一样,因为自然!若是硬要把它拉进道德的框框内,我只能说:人性本恶!人的“兽性”可以被一个科学研究结果所佐证,这个科学研究结果就是:人在两岁时是最暴力的,而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青少年时期!
我有说过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思想,若不思想,就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但在这里,我们只需要就普通意义而言,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在文明社会中经过教化而具备了诸多“兽”没有的习性和道德修养。而这些习性和道德修养就是这里所说的“人性”,或者说人的第二天性。多数时候,说一个人没有人性就是说这个人做了违背道德的事。所处时代不同,所在国家不同,人们的某些习性和道德修养是不同,这样来说,“人性”的概念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是可以不一样的!就这一点而言,“兽性”的概念则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因为“兽性”是自然所致,“自然”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人性”会随着时代不断演化,多数是不断进步的,至少按照人类的定义是如此。我定义的这个“人性”是三性之一(我且称之为狭义的人性,文中所提的“人性”多为狭义的人性),不等同于标题中的“人性”(姑且称之为广义的人性)。不过,既使是这样,我认为我给它的定义似乎还是过于狭隘。
第三天性是对教化而得的习性有意识的反思,这个叙述简单明了,很好理解。通过反思,我们可以评价哪些习性和道德观念值得坚守,哪些需要改进,哪些则应该抛弃,这是在道德的框框内思考。我认为“神性”并不和第三天性真正对应,它要比第三天性的内涵和外延都要更为宽泛。除了在道德的框框内进行反思,“神性”还应该超越道德,在道德之上来思考道德、思考人性、思考人类,思考宇宙。其实,“神”这个字本身是具有道德色彩的,“神”多是善的,相对的“魔”是恶的。因此,我想定义的“神性”应该先将其被赋予的道德性剔除!这是形而上学的,是我的一家之言,是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无所谓对错。既然是“神”,自然是超越“人”的,只是这个“神”不会象上帝、安拉和释迦牟尼佛一样用道德和命令的方式考虑问题,不会只是告诉人们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而是在这之上去思考问题!
具备我所定义的“神性”的人,首先会积极地反思当今社会中人的习性和道德观念,其中有一部分是普世价值,在其它国家,在未来都是可以坚守的。有些则不具有普世价值的性质,这时就需要进行理性且智慧的思考。其次,极具“神性”的人,会超脱道德来思考各种问题!思考高于道德的问题,思考和人类相关的问题,思考高于人类的问题。“神”是关照万物的,具备了“神性”的人自然应该思考和万物和宇宙相关的问题,而不只是局限于人类本身。
兽性人人都具有,它不是思想性的,是生理性和自然性的,“食色性也”说的就是这个。只是,经过“人性”的打磨挤压,有的人的“兽性”已经被大大的“压制”了,不太着痕迹了。给“压制”加上引号是因为这个词太具感情色彩,但我又暂时未找到更合适的词替换它。有的人的“兽性”可能并未被很好的压制,时常会暴露出来。“人性”也是人人都具有的,它是逆“兽性”而成的习性,是道德的, “人性”的强弱和普世程度决定了压制兽性的成与败。暴力犯罪等等就是失败案例了。“神性”是极具思想性的,是超越“兽性”和“人性”的。每个人可能多少具有一些,但绝大多数人可能也就具有那么一点点而已!因为很多人困于道德之笼,思考任何问题都喜欢循道德的路径,而所循之“道德”可能极具局限性。因为绝大多数人为生活所困,只会思考和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有用之学”,而“神性”所思考的多是“无用之学”!因为多数人受限于自己的思维方式、思维广度和高度。
按我对“兽性,人性,神性”的定义和对佛教的了解,我可以把佛教以及学佛之人和“兽性,人性,神性”联系起来。
佛教要求佛教徒:不杀生,不吃肉,禁绝性欲,清心寡欲等等。而自然所致的“兽性”必然驱使“生存机器”包括人去猎杀别的物种以之为己食,因为要生存下去。猎杀之后自然要食其肉。如人这样的生存机器为了能延续自己的基因,自然又被赋予“兽性”以性欲,而这性欲几乎是正常人无法抵抗的!由此,猎食其它物种以生存,与异性交配以延续基因都是兽性中最根深蒂固的!而佛教要求教徒远离之,其实就是要人远离“兽性”!
同时真正的佛教徒远离世俗、远离家庭,和普通社会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他们并不完全尊奉普通人的道德观念,他们的价值观往往是超越世俗的价值观的!由此,他们从某种意义而言超越了我所定义的狭义的人性。他们所思考的、所关注的正是我认为极具“神性”的人所思考的问题!虽然思考的方式不一样,思考的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我可以说修习佛学之人,佛教认为的具有佛性的人,以及成佛之人,都可以归于我所定义的极具神性之人!
由此,佛教是在教导人远离“兽性”,超越“人性”,修习“神性”!呵!这似乎与我现在的追求殊途同归!!我是不是应该去研修下佛学呢?!哈哈!!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我是不喜的,但它的佛学是一种哲学,却是值得去了解。佛学中不少偈语内涵深远,发人深省!佛学中某些思想也值得普通人参详。
呵!或许本文的标题应改为《论“兽性,人性,神性”》,但本文因“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思考引发,且本文也算是给出了答案,所以我想仍用此标题亦可。
…………………………………
2018年08月31日续:
其实,很多中国的先哲们都有对人之本性的探讨和论述。其中,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都没认清人的生物性,未能将广义的人性拆分来分析论述。
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告子说:人性无所谓善恶,道德意识只是后来外界施加给人的。——说得都非常好!从某种意义而言都是正确的(我的观点和告子的最接近)!
现在来说说王阳明的观点,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良知,良知是直觉的认识,这良知便是人的本心(他所说的“本心”应该可以基本理解为人性之本初)。《中国哲学简史》中说了这么一个故事以理解之:王守仁的一个弟子捉到一个小偷,便对小偷讲说“良知”的道理。小偷笑问:“我的良知在哪里?”这位弟子请小偷脱掉外衣,随后又请他脱掉内衣,小偷都照办了。接下去请小偷脱掉裤子时,小偷犹豫说这恐怕不妥吧。王守仁的弟子便对小偷说:“这就是你的良知!”
这里所说小偷对暴露自己身体的羞恶心就是“良知”也即人性之本初。现代人的确都有这样的羞恶之心,除少数暴露狂或某些特定区域如裸体浴场之外。但,只要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既使在现代,在某些仍然很原始的部落中人都可以是衣不遮体的,女人的乳房总是暴露着。那,他们的良知呢?!显然人对暴露身体的羞恶之心是在文明社会中教化所得的习性或者说是一种道德观念,也就是说这里说的“良知”并非人性之本初即人的生物性使然,而是我所定义的狭义的人性使然。
我觉得自己对狭义的人性的定义过于狭隘。如果深入去研究可能能大大拓宽它的内涵和外延。而且人之兽性经过人类在文明社会中演绎后,其中有些可能与人性的界线模糊了。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把广义的人性分解为三性的原因,若不分解我们对人性的认识可能更加模糊不清!更加看不到“真相”。
兽性,人性,神性。字面似乎太具褒贬色彩,“兽性”太刺眼,“神性”似乎又太缥缈!所以有必要给它们换个名字:兽性换成“生物性”,生物性更准确,生存的本能和延续基因的本能是所有生命体都具有的品性,不只是兽。兽多指和人一样的哺乳动物,显然用“兽性”过于狭隘。生物性不但更准确,而且没有了贬义色彩!人性换成“道德性”,这里的“人性”自然是狭义的,由此,用到它都要和广义的“人性”相区分,甚是麻烦。改个名就没有了这个不便了。不过“道德性”是否是最合适的词?是否把原本就是狭义的人性变得更加狭隘了呢?还有待探讨。神性改为“哲学性”,呵!哲学性似乎过于学术,或者说过于学究气。不过它至少消除了“神性”头上的光环和宗教色彩。否则,有人可能会觉得自己如果被人说没有神性会是一种贬低。或者说如果自己觉得自己似乎不具有“神性”会觉得低人一等。哈哈!换成哲学性,多数人可能就不会再介意别人认为自己不具备了。毕竟,哲学是少数人关注的东东,和“我”八竿子打不着,估计多数人是这样想的吧?不确定。
给三性换名一是因为原来的名字确有不妥之处,二是因为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大,值得深入探究。对“人性”全面深入的认识有助于理解“人”这个特别的动物。
最后摘抄一段冯友兰的精妙论述:
我们可以把各种生命活动范围也即“人生境界”归结为四等: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求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天地境界”也可以称之为“哲学境界”。
呵!冯友兰的这种分类是否和我对人性的分类有殊途同归之妙呢?!当然,我的分类是“剽窃”别人的,我只是重新定义了下,现在又改了个名字,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