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社会,人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经济上出现了更多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但很多人生活的并不幸福,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关于幸福这点事。
一.什么是幸福?它的涵义有哪些?
幸福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的实事判断,是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主观上的精神体验,表现为一种积极的心理感悟。
巴金说:“幸福就是读者的笑容”。
鲁迅说:“幸福就是中国的崛起”。
老师说:“幸福就是桃李满天下”。
不同时代的人对幸福理解的侧面不同,不同行业的人对幸福观的说法也是各不相同。
总体而言,幸福应该是人们对自身所具备的生存与发展条件的一种肯定的情感体验,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反咉。
二.不能获取幸福的几个原因
现代社会有许多人获得了可以带来幸福的事物,但还是很少感到幸福,不知道幸福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为什么有些人无法感知幸福,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信念缺失。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冲刺般的财富赛跑后,很多人富了起来,但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标与追求到底是什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种没有目标、信念缺失的状态,难以体会到快乐和幸福。
2·物质攀比。现代一部分人把精力用在比职位、比财富、比房子车子等,比来比去,心中只剩下欲望而没有了幸福。一旦追求的不是如何获得幸福,而是追求的是怎么比别人幸福时,幸福也就离你远去了。
3·负面影响。生活中有一些人容易被负面情绪或负面报道所影响,他们忽略了生活中积极和好的方面,不善于发现阳光面,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别人的幸福,缩小自己的快乐,削弱了积极上进心态。
4·右脑思维。如今的人越来越倾向于用右脑认识事物,而右脑掌管的是个体、权力、地位等,而对幸福的感知度为零。相互不信任,人们的心灵渐渐地疏远,乐于奉献的人越来越少,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越来越多。不知道感恩社会和他人,精神文明非常贫乏。
5·过于焦虑。养老、购房、子女养育等家庭负担和职场晋升空间感到担忧而产生的压力;朋友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处理等等都成为了人们的压力源。不论是老人或年轻人多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焦虑之中,无法从心底感受到幸福。
人们都希望天天幸福,这很难做到,上述问题制约着人们,个人对生活的认知,决定着幸福的指数。致力于“幸福学”研究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莱恩博士指出:“经济发展越快,非物质因素对幸福的影响就越大”。
因此,人们要想获得幸福,一定要改变陈旧的观念,积极用“左脑”进行思维,提高信念,杜绝攀比,消除负面影响和放下焦虑思想。
三·如何提升幸福感
知道了幸福的概念,明白了不幸福的原因,哪应如何提升幸福感呢?有几点建议供参考。
1·控制自己的时间,与时间做朋友。
感到幸福的人有远大目标,并能落实到行动中,例如:每天写300页是件很难的事情,如果每天写两页则非常容易办到,这样坚持150天,你就可以写成一本书。
2·增强积极情绪,消除负面影响。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消极的情绪使人沮丧,而积极的情绪催人奋进。幸福的人该做的就是努力消除负面情绪,增强积极情绪。
3·告别枯燥生活,多运动多休息。
不要无所事事,不要把自己困在电视机前,要沉浸于能用你的技能的事情。多活动,室外活动是对付压力和焦虑的良药。多休息,幸福的人精力充沛,并能充分运用到实现目标上来。
人们还要学会善待亲人和朋友,学会知足者常乐,要学会面带幸福感,实检表明真正面带幸福感的人,他们更感到幸福,经常欢笑更能在大脑中引起幸福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