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誉安 Day9@365日更
关于个人品牌,或者叫个人IP。恐怕没有演员更能够诠释和代表的了。
演员,在聚光灯下被众人的目光聚焦。然后被精准到毫厘的程度,关注和解读。最后被无限放大,只因为往往观众把对于美好的期待,具象化到了这些外表出众的群体。
《断片》,看过了之后。个人感觉应该是《宿醉》的“国产化”版本。而且找来了葛优葛大爷,不仅主演,还配了旁白。还找来了岳云鹏,是否能够背书很值得商榷。标签化的角色,不仅限制了岳的戏路,毕竟小岳岳被人熟知的还是相声。
最莫名的就是杜淳,极其克制的“装傻卖萌”,我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岔劈。
我更多的是想了解片子背后的“专注”。做影视如此,个人IP的打造也是如此。演员需要通过不同的角色,去找到自己的“感觉”。方式就是体验不同的人生,与人与物与世界,充分的接触和沟通。
虽然剧情有些碎片化,一张张的也都是熟面孔:小沈阳,蔡卓妍,包贝尔等等。所以在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他们每个个体,在这样一部糊爆米花电影中,如何定义自己的角色?或者说如何来定义自己的IP对于电影的贡献度?
很可惜,从成片来看。只能说:取景取得真漂亮。看来他们也在寻找。编剧真的重要,从现在电影的注水程度中找到一部“硬核”的看来也是不容易。
晚安,昨天的我。
你好,明天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