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正赶上武侠热。电影《少林寺》的上映,还有金庸的武侠小说引进大陆,引发了全国的武侠热,顺带着引发了全国各地的武校建设风潮。
上初一的时候疯狂喜欢上了武术,舅舅对我的影响最大,那时候舅舅也是年方二八,血气方刚,特喜欢武术,自己在家里土墙上挂了一本旧日历,砖头一般厚,天天在上面练拳,只打的日历日渐稀薄,直掉纸渣,后面的土墙也被他锤出了一个坑。
暑假回山东老家时,舅舅兴致好时还会拿出九节鞭、三节棍来上几个回合,只看得我和哥哥崇拜不已,姥姥却不然,一看到舅舅练九节鞭就喊,“还玩,上次鞭头就扎到脑袋上了,流了好多血,还不吸取教训。”,舅舅也是叛逆的很,就当耳旁风,换个姥姥看不到的地方继续玩。
舅舅还有一个颇有大侠风范的段子,让我和哥哥津津乐道了很久,有事没事都拿上来说一说,那年暑假,我和妈妈先回了家,舅舅和哥哥隔了几天才从山东回来,从郑州打了个弯办点事。
话说那天中午,出了郑州火车站,肚子饿的够呛,两人选了一家面馆就餐,点了单,左等右等不见面来,问服务员怎么回事,服务员爱搭不理,有点城里人看不起人的意思,而且在火车站附近开店的也都不是善茬,说话也没好气,冷冰冰甩下一句“等着就是了”。
又等了一会,后面来的人点的面都上来了,舅舅有点气了,质问起服务员来,哪知流里流气的服务员过来就用手抓住了舅舅胸口的衣领,舅舅一下火了,左手按住服务员的手,右手顺势来了一个擒拿术,外加一个鹞子翻身,一下把身材比舅舅高不少的服务员掀翻在地,顺带着桌子、椅子、碗碟散了一地,服务员半天没爬起来,在地上直哎哟。
老板见状,忙出来打圆场,说马上给下两碗面,舅舅早已没了吃面的心情,警告了老板和服务员两句,“事是服务员挑起来的,桌子、椅子都归他赔,以后别有事没事乱欺负人。”老板自知理亏也就没说什么,估计也是被舅舅的身手给震住了。
回来后,舅舅这事彻底把我们哥俩给征服了,崇拜的很。从那时候起,有事没事我们就模仿着扎个花架子操练上几拳,或者弄个小刀在树上练飞刀,隔着三、五米甩到树干上,如果能扎在树上,能兴奋上好一会。
初一时,班里联合了两个也喜欢武术的同学,像模像样的学电视里拜起来把子,排了行,一下学就在校园的操场草皮上练,那时候主要练两个功夫,一个是“鲤鱼打挺”,另一个是“乌龙跤柱”。
“鲤鱼打挺”就是平躺在地上,把两个腿抬至头部,然后猛的甩出,打在地上,乘着这个惯性,把身体从地上甩起来,站起来。“乌龙跤柱”是侧躺在地上,右腿从后往前甩,趁势把身体也旋转起来,手一撑地从地上站起来。
说起来比较容易,就这两个动作,我们几个是折腾了大半年才真正练成。为了练功,我们是一有空就往学校操场跑,中午回家胡乱扒拉几下饭,碗一撂,就往学校跑着玩。
就这样,那一年,练武练的我考了人生中最低的一次数学成绩。30分。作为学校老师的老妈彻底怒了,脸上实在是无光。
某一天,在我又一次撂下碗就跑去学校之后,老妈带着好几个学生在学校堵我,一众人等在学校花坛,绕着花坛追我,终于寡不敌众,被几个高年级同学按住,交给老妈带了回家。
到了家,老妈就是一阵狂风暴雨,让跪着认错,直训到下午快上课才作罢,两个拜把子兄弟也没能幸免,分别被老妈在不同的场合警告,离我远点。
就此这三人组算是彻底受了打击,小兄弟们也不太敢招见我了。这练武的瘾算是被来了一次急刹车。
说不上是好是坏,人生就是如此这般,第二年,数学成绩翻了三倍,以后便顺理成章,高中、大学,直到参加工作。
女儿刚出生那年,草坪上玩,想起“鲤鱼打挺”,打了一下,差点没起来,还闪了老腰,从那次至今,11年了,再没打过。真要硬打的话,估计不光是闪了腰的问题,老胳膊老腿说不定都有折了的风险。
不过偶尔回想起小时候的这段武侠梦,还是会觉得挺有意思,毕竟“鲤鱼打挺”,“乌龙跤柱”给那个曾经的少年也带来了不少的快乐,梦想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