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日-4月6日,5天时间读完这本书。
初读时,感觉作者文笔很优美,她的文字是鲜活的,但比起史铁生的文笔,优美感和力量感还是有差别的。
读完时,感觉很疲惫,书中的人物总是在经历出生或死亡,遇上清明节对已逝亲人的多种情感,这本书中人物的离去,初始会让我痛心,而后会唏嘘不已,再后来就麻木了,甚至能透过一些迹象预测某些人物的离去,最后尽是疲惫感。
时代的变迁,让我透过一本书见证了一个原始部落少数民族的繁荣、生机勃勃,到最后的支离破碎、撕裂落寞。这些变化带给人的是痛楚、惋惜,更多的是无可奈何。可能就是这一个又一个悲凉的人物角色,凄苦或桎梏的一生,让读完全书的我感受到活着的不易,人这一生的艰辛,最终所有情绪汇集成无尽的疲惫不堪。
这本书除了带给我精神上的疲惫感,并没有带给我心灵上的愉悦,我喜大团圆结局,但这本书悲凉的底色满足不了我的这一喜好。但透过书中一个又一个跃然于纸上的生命,我也有过被他们炙热的爱,果敢的担当,奋力的挣扎,悲天悯人、义无反顾的牺牲与成全而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