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电视剧大致可以分两种,一种消遣的,一种带给人思考的——消遣的往往看它是为了感官或者精神上的愉悦,有帅哥美女,或者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带给人思考的则不一定,它往往是为了阐述编剧的观点,或者反映某个需要探讨的问题,这种有时候看完发人深省,心情更加不好。
书也是如此,看小说多半属于前一种,就是为了消遣,其他的书则不一定,比如今天说的这本《中国生存启示录》。
这是一本2014年写成的书,距今已有10年,所以里面的观点不算新颖,很多可能在其他的媒体平台都或多或少听说过。说是“启示录”,其实是生活带给作者本人的思考启示,并就此产生出自己的观点。作者一共写了三个部分——共同的底线、个人的素养、人文的力量,每个部分又分了很多小点,个人的素养部分论述基本围绕在日常生活常见的一些想法做法上,而另两部分则偏重社会层面。通读全书,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种对文人的理想的追求。比如,作者对文化的态度、对大学的态度、对青年人的态度等等,既是阐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也是提出自己的担忧和希望。
对于作者的观点,我并不全部认同。比如作者认为大学生应有远大的人生追求而不能拘泥于养家糊口,但我认为,能够青史留名的毕竟是少数人,作为一个平平无奇的芸芸众生,能养活自己自食其力也是一种成功。这或许和张雪峰的观点有些类似——报志愿首先考虑就业。当然,作者的有些论点也确实值得借鉴,比如大学生应在专业课之外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多读书,这肯定是没错的。
以上,就是我2023年唯一的读后感,感慨工作忙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