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概论》读书笔记(12—18页)
今天读了第一章“儿童文学本质论”第一节“儿童是什么”之二“儿童:独特文化的拥有者”,这部分探讨的儿童文化,是指儿童生活中显示出来的心灵特质,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这部分的开篇,朱自强教授先厘清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区别比两者之间的联系更重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如果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存在密切联系这一观点极端化(过分强调),那么“儿童”与“成人”这两个作为两极对立才能存在的分类就可能消失,由此一来,儿童文学也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我的理解是“两极对立”的关系存在才能保持“儿童”和“成人”的清晰边界,是两个不同的生命形态。
第二,说到底儿童文学的创造者是成人,过分强调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关系,就很容易强化成人世界继成的生命需求、审美意识,而忽略儿童世界的价值观和儿童自身的生命需求、审美意识。
第三,儿童世界是独立的,成人世界对儿童成长有着影响,儿童世界也会对成人社会的发展施加影响,给予启示。文中举了马克·吐温等作家的作品,这些儿童文学作品告诉我们:“成人与儿童,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施舍,而是双方面的相互赠予。”因此,朱自强教授总结道:“儿童文学不是浅薄的‘小儿科’,而是可以与成人文学比肩而立的有关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大写的文学。”
这段我有感触,成人傲慢心严重,所知障作祟,我们认为天地之间唯独我们是最聪明和最尊贵的物种,我们所推崇的文字也是最深奥、层次最高的文学。我曾经就居高临下的看待过儿童文学,认为和孩子一起读他们喜欢的书是绝对不可能的,是浪费时间,因为我的潜意识就认为凡是儿童,必是浅薄的。
但傲慢正在让我们变得顽固和无知。等有一天俯下身子一本本读儿童文学作品,才发现我们应该感恩造物主赐予我们“儿童”这种珍贵的“礼物”,儿童是可以拯救成人的。
儿童文化包容广大,朱自强教授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本能的缪斯”——儿童文化的艺术性
作者提到挪威的音乐教育家布约克沃尔德的《本能的缪斯——激活潜在的艺术灵性》一书的结论:“本能的缪斯,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以韵律、节奏和运动为表征的生存性力量和创造性力量。”说的就是人类的本能是具有艺术性的。
文中举了很多例子来论证儿童的艺术化生活态度,从“幼儿的思维是艺术性(审美)思维”、“儿童的语言也是文学语言遍布的语言”、“儿童的普通的日常行为往往就是艺术创造行为”。以上三种类型的情景,我们经常在儿童身上会看到,很多时候我们都惊讶于“他怎么会说出这样有诗意的话”,我们以为儿童无师自通,是天才。但殊不知这就是儿童的本性所涵盖的艺术性。
因为“儿童正是将自己鲜活有力的感性化作审美的动力,通过活跃的想象力追求着对生活的审美把握,”“人的天性具有审美的需求和倾向,这种成熟的人性,儿童已经具备了。但是许多成人随着长大,心灵麻木、感受迟钝,渐渐失去了审美的能力和需求,失去了人的一种本性。”
2.“儿童:游戏性”——儿童文化的游戏性
荷兰文化学者胡伊青称:“文明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游戏是自觉自愿的自由活动、是无功利的”,他认为:“儿童彻底地游戏,也许可以说儿童神圣地、真诚地游戏。”
儿童文化是游戏性文化,这种文化具有深刻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动物学和人类行为学专家莫里斯认为儿童游戏和创造力有关。而成人的游戏是功利的,为解除生活的疲惫,忘记人生的忧愁,把游戏作为快乐一时的替代品。儿童的游戏是纯粹的,是生活的意义。
3.“天真的生物性”——儿童文化的生态型
“天真的生物性”是指儿童文化具有天真、自然、完整的生态性,是与文明和社会化相对应的概念。在这里朱自强教授强调:“我们无意反对儿童走向文明和社会化,而只是想揭示儿童在走向文明和社会化之前及其过程之中,其文化的独特性,以及成人所代表的文明和社会化在促使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是不是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使儿童的自身品性失落了什么可贵的东西。”
儿童文化本来就具有“天真、自然、完整的生态性”,而我们成人为什么还要“促使儿童‘成长’”?这种一厢情愿的“促使儿童‘成长’”多少显得有点盲目自大。
作者提出“儿童拥有生物的法则,儿童保持着与自然的交感,因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这是真理在成人,是出现于理性认识之中,而在儿童却是出现于他们自然、本真的生活之中。”
是啊,如冯小刚的《夜宴》中那句台词:“百般算计不如一颗单纯的心。”儿童面对自然界没有成人的妄自尊大,相反,儿童将自己的天真化作同情,分赠给世界万物。儿童的天真也时时质疑着成人社会的拜金思想和等级观念。“天真”是一种可贵的人生品质,可是我们成人很快就丢弃了它,还试图回过头来扼杀儿童的“天真”。
尼采对“天真”给了最高评价,他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所表达的精神三变的思想,是颇具启发性的。尼采认为理想的人生精神境界应该是:最初表现为骆驼的形态,其特质是忍耐;随后骆驼会在千里沙漠的负重行旅中,突然变成狮子,其精神特质是战斗的勇气;不过,就是这种狮子也还有不足,它在什么时候一定要变成“幼儿”。这里的“幼儿”指的启示是幼儿的心性,这种心性能够天真无邪地开创一切。
因此具有生态性的儿童文化看事物和世界的眼光是完整的,成人在成长过程中已失去了太多的从整体上感觉这个世界。
“我们倾向于支离破碎地去思考、去感知这个世界,因为生态平衡中的文化和自然观念已经失去了。一个不完整的人看到的只是一个残缺的世界。如果我们的孩子们能将他们的缪斯天性、创造性和他们对现实的整体感觉较大程度地带入他们的成年时代,也许,至少对几代人来说,在他们的人生旅途中,他们会生活得更好。”布约克沃尔德这段话深刻至极。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思考的是:
教师如何发现儿童的“缪斯天性”?
教师如何保护或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
教师如何引导儿童把“对现实的整体感觉较大程度的带入成年时代”?
如何“带入”?
什么是“对现实的整体感觉”?
我想留存这些疑问下一步慢慢思索,进一步寻找答案。在本小节的最后,作者总结道:“成人必须与儿童携起手来,也从儿童那里获得创造新的、健全的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看来,成人向儿童学习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远远大于儿童向成人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