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学习之道》一书时,看到了旋涡效应这个概念,刚开始我觉得它与迭代亦或是叠加效应没有什么不同的,甚至我可以理解为损失的迭代就是旋涡效应。
我渐渐思考到更深层的含义,这一切的前提是波普尔说过的“人类是容易犯错的物种,这是人类固有的特征”,即人类固有可错性,而人们在事前所做的一切准备—计划、策略、主义、道路、方针等等—都要接受人类可错性的挑战,而对一个微小错误是如何毁掉过挰的描述就是所谓旅涡效应。
我引用一下原文对旋涡效应的描述
“其中有一个是关于连续犯下错误以后恢复清醒头脑的重要性,这一点对于所有的国际象棋选手以及他的竞争对手都是很难做到的。犯了第一个错误并不会导致什么可怕的后果,但是接踵而来的就像湍急旋涡一样的第二个错误,第三个错误,甚至第四个错误却会导致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运动爱好者们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在足球、篮球、棒球等比赛中,由于在心理上优势的转变而导致比赛输赢的变换。每当人们谈论动力的时候,都把它当成一个实体来说,好像它是一个在赛场上无法预料的选手,从我个人的竞赛经验来看我发誓它确实是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关键是当情绪波动使你变得盲目的时候,你要懂得驾驭情绪波动并且去把前面提到的那位选手引进你的团队;当你清醒的意识开始变得模糊的时候把它拉回沉着冷静的状态。 ” ———《学习之道》乔希·维茨金
如果在不去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一个错误所引发叠加效应往往是致命的。所谓人类有理性,理性有局限(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故“人只能追求暂时的正确性”。
对于控制旋涡效应的方法似乎是很熟悉了,就是止损,以免影响过大。书中给出的止损方法,简单来说,是调节情绪和状态,在心理层面进行锻练。我引用一下描述。
“我时常告诉我年轻的学生们要注意旋涡效应。我教导他们在比赛中,在关键的时刻,保持冷静是可以转败为胜的,另外我还教了一些具体的策略给他们。很多时候,孩子们只需要做两到三个深呼吸,或者在脸上拍点冷水,就可以把那些不好的状态都赶走。还有的时候,必须使用更加戏剧化一点的办法了假设在一个激烈的对战回合里我感觉到头脑迟钝,这时我就会离开比赛大厅到外面去快跑50米。这个办法也许在旁人看起来十分奇怪,但是它能像冲冷水澡一样完全地赶走我的坏情绪,然后在我重新返回赛场的时候,虽然身上汗湿了,但我又拥有了一份崭新的心境。” ———《学习之道》乔希·维茨金
我觉得这个概念似乎还有些不完美,因为迭代的威力不止于此,除了所谓个人错误的迭代之外,还有系统错误的迭代,这里可以历史上的纳粹造成的大屠杀为例证明。
“ 大屠杀发生的场景,就像一个工业流水线。在集中营里,人人都只是照章办事、分工合作。有人负责给犹太人分类归档,有的人负责任务排期,有的人负责将犹太人分批送进毒气室,有的人负责后勤。这里就像一个井井有条的工厂,只不过工厂的“原料”就是活生生的犹太人,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死亡。整个过程中,没有哪一个人是杀人狂,每个人都只是承担自己手头的一份工作,完成流程中一个微小的步骤。于是,没有谁觉得自己要为全局负责。每个参与者面前只是一个待完成的流程,可能是一份排期表,可能是十趟运送任务,送完一趟打一个勾。大屠杀就这样被拆分成了流水线操作和例行公事。在这种流程中,人很容易丧失面对鲜活生命时的同情心和道德感。结果就是,每一个步骤组合起来共同造成了屠杀,而其中的操作者感受到的可能只是“我今天填了十张表”。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在私人生活中正常甚至善良的人,也可能成为屠杀的实施者。”——《西方现代思想40讲·鲍曼》刘擎
这就是说,在一个系统中,每个要素的微小的错误可以累积成大错误,我们甚至可以说,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它是一种混沌现象,说明了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证实了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蝴蝶效应,百度上复制的)。那么,具体是谁带动第一个变化的呢?又应该如何解决呢?结构决定论者认为是整个系统带动的,而强调人主动能动性的萨特却认为无论有怎样的系统的约束,人的主动性不可能完全被忽略。
这就涉及到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系统的约束下到底有多大呢?桑德尔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故事,离不开社会关系塑造。”而沃尔泽却说“现代社会的转变存在高度的流动性。社群从传统社群变成自愿性社群,塑造了孤立且原子化的个人,故首先把自己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才能讲通自己的故事”这是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交锋,但也说明了人塑造系统, 系统塑造,即人与系统相互塑造的关系。综上所述,人错误的迭代与系统错的迭代相互影响。再走一步,个人的止损能塑造系统的止损,系统止损影响个人止损,嗯,当然,我觉得系统对人的影响应该是主要。
以上,我对旋涡效应进行更准确的定义,在个体或系统层面上存在的,以个体可错性为前提的,损失的迭代是旋涡效应,而制止的方法是从个人或系统层面进行双重止损,个人层面涉及心理的锻练等,系统层面涉及社群思想的反省和渐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