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常见修辞(六)奇峰对插,交映生辉:对偶

      对偶,是语言活动中表达者有意以字数相等、句法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语言单位成双作对地排列在一起,通过齐整和谐的视听觉美感形式实现表情达意的最佳效果的修辞文本模式。

        对偶作为一种修辞文本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一般说来,基本上有两种分类方法。是以形式为标准, 将其分为“严对”和“宽对”两类; 一种是从意义着眼,将其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类。

      (一)严对

        所谓“严对”,又称“工对”,是指构成对偶的两个语言单位在字数上须相等,即三字对三字,五字对五字,七字对七字等等;在句法结构上须相同,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等等;在相对的词性上须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在声音上须平仄相对,即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对仄仄平平平仄仄等等;在辞面上须相异,没有相同的字重复出现,即构成对偶的上片有“大”,则下片不能再出现“大”字眼,实在避不了也要换上“宏”等字面等等。

      例如:在千佛山上北望济南全城,城河带柳,远水生烟,鹊华对立,夹卫大河,是何等气象。(老舍《吊济南》)

        解析:“城河带柳,远水生烟”,可算是现代汉语中的“严对”。

      “城河带柳”与“远水生烟”在句法上都是主谓结构相对,其中的两个主语“城河”和“远水”都是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相对,中心语“河”与“水”对得也很工整;两个谓语“带柳”与“生烟”,则皆是“动词+宾语”的短语。在声音形式上,“城河带柳”对“远水生烟”,也是相当工整的。依现代汉语语音系统来看,“城河带柳”是“平平仄仄”,“远水生烟”是“仄仄平平”,读来抑扬顿挫,十分和谐。

      如果不以对偶修辞文本来表现,而是写成普通的散句:“城河两岸都是柳树,形成林带;远远望去,水面似有淡淡的烟气笼罩其上”,则表达上就显得冗长平淡,语尽意尽;接受上则因没有形式齐整的视听觉美感,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难予人以深切感动。

    “严对”在现代汉语中则比较少见,不管是在诗歌还是散文中,都不是很多见的。即使偶有也只能算不甚严格的“严对”。

      例如: 四周青山隐隐,水面黄叶飘飘。(黄晓萍《新城.老滩》)

      解析:例子中“四周青山隐隐,水面黄叶飘飘”,可算是一个“严对”修辞文本。结构形式相同,都是“状语+主语+谓语”。做状语的“四周”和“水面”都是表示方位的,都属偏正词组;做主语的"青山”和“黄叶”都是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定语“青”与“黄”属于色彩类词语相对,很工整。谓语“隐隐”和“飘飘”都是叠音词。但是从声音形式上看,即使是依现代汉语语音系统来看,也没有做得到平仄的完全相对,两句若以现代汉语的平仄标出即是“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也只是基本上和谐相对而已。但即使是这样不够工整的“严对”,在现代汉语若不是特意为之,也是不易做到的了。

    (二)所谓“宽对”,是指构成对偶的两个语言单位只要在字数上相等,句法结构相似(甚至是完全不同,无相似之处),至于相对的词性是否相同,声音上是否平仄相对,字面上是否重复,要求不u。这种对偶模式在现代汉语十分常见。例如:

        山色越来越矜持,秋色越来越透明。(张晓风《常常,我想起那座山》)

        解析:以上例子即属“宽对”修辞文本。因为这一修辞文本上下两句结构相同,都是主谓结构,主语“山色”与“秋色”词性相同,都是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谓语“越来越矜持”与“越来越秀明”都采用相同的越来越.... 形式,矜持” 与“透明”都是形容词。但在声音上的平仄相对、字面的错异上没有任何讲究,字面上不避重复的特点十分明显。这是现代宽式对偶的常见情形。

        在现代的宽式对偶中甚至还有只在字数上相等,句法结构、词性上也不对应的情况。例如:

        夜凉似水,几净灯明,小室独处,抽烟品茗,一念不起,心定神凝,静中读书,浩(改“悠”字亦佳)然忘情。(李敖《李敖回忆录》)

        解析:例子中作者所写的这几个对偶修辞文本,几乎在句法结构上也不讲究了,可以说是比较彻底的宽式对偶模式。

      (三)所谓“正对”,是指构成对偶的两个语言单位在意义上相似或相同。

        例如:凡伸手试云的,多成了入侵蓝天的黑客;凡挥手锄草的,多成了破坏园林的蟊贼。(卞毓方《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

        解析:以上是一个正对修辞文本。因为这两句说的是一个意思:“凡提出不同意见的,都是异类,都是毒草”。两句在意义上是相同相类的,属于典型的“正对”修辞文本。

    (四)所谓“反对”,是指构成对偶的两个语言单位在意义上相反或相互对立。

      例如: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落井下石易,狂流引渡难。(王禄松《那雪夜中的炭火》)

      解析:以上是一个反对修辞文本模式。因为两句所说意思正好相反,表达的是两种人品人格境界。

      (五)所谓“串对”,又称“流水对”,是指构成对偶的两个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承接、因果、条件、转折等关系,两个语言单位不能彼此互相独立表意,而必须相互依存才能表达完整意义。

        例如:与朋友交,每多任情任性;偕妻儿处,复多相让相忍。(亮轩《自编年谱跋语》)

        解析:以上例子是个串对修辞文本。两句之间在语意上有一种转折关系,说明自己与朋友相处、与家人相处的两种表现,赞叹友情的可贵。

        知识来源:(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继续读《逻辑·语法·修辞》。读到至于对偶的修辞方式的知识点。原文是这样论述的: 所谓对偶,就是用结构相同或相近...
    路一杨阅读 559评论 0 4
  • 修辞与语境 一、语境是什么?语境:语用活动的环境,简称语用环境或语境,主要包括交际对象、表现对象、时空环境、社会文...
    fe9d8362e0e8阅读 11,050评论 0 17
  • 《联律通则》第一章规定的是对联六要素,概括一下就是: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 ...
    三春梦雨阅读 5,039评论 2 22
  • 古体诗(古风、往体、歌行体),一是唐以前的诗作及唐以后仿古的诗作,一是特指不讲究格律的诗歌。近体诗出现之后,为加以...
    沙粒的星光阅读 6,143评论 0 4
  • 【编者按:如果有兴趣学习格律诗,请通读全文,全文共计26800字,不含卷首编者按的内容。特别提示:本文完全免费,如...
    大侠霍元乙阅读 12,896评论 84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