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给爸妈打电话的时间。我每次都习惯打给爸爸。惯例的喊声“大”(三声),然后说是我啊。接着就问吃饭了吗?吃得什么饭啊?最近忙什么?身体怎么样?我妈怎么样?这时只要妈妈在旁边,老爸一定会把手机递给妈妈,让我和妈妈聊一会。
今天妈妈一开口,我就听出声音不对。浓重的鼻音,声音沙哑。心里咯噔跳一下。赶紧问是不是感冒了?妈妈笑着说,快好了,已经吃了五六天药了。可是上周我打电话时没听出感冒的声音啊!
我忙问吃药了吗?打针了吗?妈妈说她打针打不着,不起作用。只能吃感冒药。我哥给拿了一大包的药。也有消炎药,基本快好了。我说你不怎么出门,怎么就感冒了呢?妈妈说有可能是我爸传给她的。那天老爸外出参加了一个葬礼。回来就感冒了。估计就是如此。这一段时间,学校老师孩子感冒发烧的也很多。应该是病毒性的。其实我心里还担心他们的冷。今年碳贵。老早就给他们钱让他们自己买些碳。但他们哪里舍得花钱买这么贵的碳。估计我哥也没少劝他们。但我们说什么也不听。节俭了一辈子的人,总是格外顽固的坚守着方方面面的节俭。
家里不烧炉子,屋里冬天就会很清冷。我尤其记得。我小时候一个人在南屋里睡。到处透风撒气的。每天屋里的水都结冰的。也正是因为小时候的冷,让我养成了蒙头睡觉的习惯。如今两个老人还是住在老屋里,老爸睡炕,晚上睡觉前烧炕应该还是可以的。可是妈妈自己睡床。我担心她会冷。每次催他们买,总说不冷。现在感冒了,也不知道还要几天才会好。
挂了电话。心情就有些压抑。嫁得远,父母身体不适从来不告诉我,我一年也只回两次家。虽然哥哥一直在他们身边,每周都要回去看望他们,但我这个女儿却只能打个电话,聊聊家常,问候问候他们的身体,顺便告知我的现状,也好让他们放心。女孩子还是不要远嫁,想父母了也不能立即赶回去。自己有什么问题也只能报喜不报忧。无论是哪种爱,都是如此千回百转。让我们很难抉择与割舍。这也许就是生活的无奈吧!
希望妈妈快快好起来。我希望每次电话接起来都是爸爸妈妈正常的语气语调。并且我还能和他们言笑晏晏。只要每次听到妈妈轻松愉悦的语气语调我一周的心情都会愉悦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