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玉住的楼下是一片碧波荡漾的人工湖。湖边有一水隅,生长着半亩清莲,每天傍晚时分,子玉散步至此,看到微风轻拂,莲叶摇动,翠盖红裳,煞是喜人。子玉不由的伫足凝望,神情恍恍,一个面庞清秀,身姿窈窕的少女影象浮现在脑海中,一丝愧疚,别样滋味涌上心头。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子玉,在工厂上班时,不小心被机器碰伤了右手,造成虎口撕裂、拇指骨折。出院后,开始了一个多月的工伤休假。回到农村的家里,那时子玉虽是城镇户口,但家却在农村,因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在镇供销社上班,所以子玉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住在农村自家的宅院里。
有一天子玉要购买一些生活用品,来到家门口的一个小商店,商店不大,属于供销社下面的代销点,店里有两个漂亮的女人,一个三十岁左右,一个二十出头,年龄大的在织毛衣,年龄小的在看书。子玉进去后就问年龄小的在看什么书,年龄小的叫莲,莲把书递给了子玉,是本长篇小说,书名好象是《野火春风斗古城》。对了忘了告诉大家,子玉和两人女的是一个村的,平常也认识,只是两个女的比子玉年龄大,接触少罢了。
这本书子玉以前看过,这会也没什么事情,子玉就和莲一起聊起了书中的人和事,不经意间聊了很长时间,子玉临离开时还有点意犹未尽。子玉对莲说:“我有很多书,你先看这一本,过两天我给你送两本过来,”莲说:“那太好了,我正想找书看呢。”
人和人的交往有时是件很奇怪的事,刚开始子玉会隔几天到店里去一次,和莲谈谈读书的感受,但随着交谈次数的增加,对事物的感受越来越相同,后来频繁到每天不见就会感到少了点什么。当有一天子玉谈兴正浓时,莲忽然说:“唉!要是金宝能像你这样喜欢读书那该有多好。”子玉一下子愣住了,变得语无伦次,脸颊发红。子玉知道莲说的这个叫金宝的人是莲的未婚夫,也是我们本村的,家住在村西头,是个不错的小伙子。
当天晚上,子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夜不能眠,子玉突然觉的自己爱上了莲,翻身起床,子玉在想如何向莲表达自己的心迹呢?当面告诉她,子玉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也说不出口,那就给她写首诗来表达吧,这最能表达自己的心情。
从未写过诗的子玉,竟然很流利的写出了一首很浪漫、很抒情的诗篇,算不算诗呢,子玉也说不清楚,那我们就姑且叫诗吧,原篇子玉现在已经记不清了,但开头的几句至今还记忆犹新。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刚刚度过了十八个春秋
爱情对我而言,还显得非常朦胧
当我遇上了你
美丽的姑娘
爱就闯入了思路
情就占据了心头。
你的眼睛像荷叶上的露珠
皎洁明亮
你的面孔像初开的荷花
鲜艳芬芳
……
第二天子玉将这首诗夹在一本小说中,羞红着脸递给了莲,子玉说:“里面有我写的一点东西,你先看看,过两天给我答复,好吧?”
过了两天,子玉怀着忐忑的心情来见莲,子玉说:“我给你写的东西你看了吗?你是怎么考虑的?”
莲低着头说:“诗写的很好。但你说的事情恐怕很难成。”
子玉问:“为什么?”
莲说:“第一我年龄比你大,第二我户口在农村,这两个因素就决定了这个事的成败。”
子玉说:“如果这两个问题我想办法来解决,你会同意和我交往吗。”
莲说:“既然你决心这么大,那你就试试吧。”
当子玉腆着脸吞吞吐吐向母亲表明了自己和莲的事情后,母亲冷着脸断然否决了子玉的请求,母亲原话是这样说的“此事你想也不要想,我决不可能同意”。
子玉的母亲不同意的理由有三个方面:第一、莲已订婚,且未婚夫家还是本村的,若是子玉的家里插一杠子,那在村里影响会极坏;第二、莲的年龄比子玉大四岁;第三、莲的户口在农村,根据当时的政策,两人以后生下的孩子户口要随女方,孩子很可能会一辈子生活在农村。
现在年轻人可能不会理解,户口在当时是一个很最要的事情,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份和社会层次。
子玉为了说服母亲同意,当天晚上在母亲的床头跪了一晚上,母亲也没理会子玉。第二天早上母亲上班前,对跪着的子玉说:“别说你跪一天,你就是跪十天我也不会同意。”子玉在绝望之余,开始了绝食抗争,不管爷爷、奶奶、家人如何劝说,当天一口饭也没吃,第二天下午时,子玉的母亲找来了多个亲戚朋友,来给子玉讲道理、劝子玉,子玉闭着眼睛谁也不理。
这期间,子玉听到母亲对亲戚和家人说,她去找了莲的父母,莲的父母表态说,两个孩子不懂事,她们决不会由着莲的性子,让其胡来,她们会约束莲。也告诉子玉的母亲,此事到此为止,别在村里搞的沸沸扬扬,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此时子玉的母亲见众人劝说也无效果,就对子玉说:“你不听劝,我现在就去找莲过来,让她来断了你的念想。”过了一会儿,子玉的母亲回来了,不知她跟莲是如何谈的,估计不太理想。子玉的母亲对子玉说:“你听着,你别逼我,如果你还不起床,我现在就上街去吆喝莲,我看她一个黄花姑娘怕不怕丢脸、怕不怕村里人笑话她,我看她今后还嫁不嫁人。”
当子玉的母亲说完,往外走时,子玉一下子崩溃了,连滚带爬从床上跳下来,抱住母亲的腿说:“妈妈你别去,我错了,我不和她谈了。”母亲说:“这话是你说的。”然后子玉说:“你只要不上街吆喝她,我听你的。”子玉的母亲又说:“那你明天早上去找她,告诉她此事到此为止,再不来往。”
因在内心深处子玉不想让莲在全村人面前丢脸,伤自尊,无奈之下,答应了母亲。第二天当子玉来到莲的面前,当子玉对莲说出对不起时,子玉看到莲的目光由期盼变成无奈,子玉盈满双眼的泪水再也止不住的流了出来。踉跄着脚步离开了莲。
子玉回去后就病倒了,一连多天,高烧不退,神志迷糊,醒来后每晚泪湿孤忱。
子玉随后离开了家乡,就再也没有见过莲。莲也与金宝退了婚,后来听说莲嫁给了一个军人,莲后来随军去了北京,男方转业后,双方被安排到市工商银行工作。
人生如梦,一恍三十多年过去了,子玉在反思自己,由于当时自己的幼稚和懦弱,给莲的心灵带来了创伤,随着岁月的流逝,是否已经抚平了莲的心灵,在此,子玉望着眼前的莲花,想起了李商隐的一首诗: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