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个神啊_披着爱情喜剧片外衣的深度社会伦理片。
提起印度,不知道其他人对它的感觉,在我的印象中,它不是一个很富裕的国家,但却是个很聪明的国度,最让人有印象的应该是它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宗教的影响深入到了社会与文化的各个方面,而且在广大的印度人民群众心目中占着中心和决定性的地位,这也许就是它为什么被称为“宗教博物馆”吧。
文化就像小雨一样,润物细无声,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对人的行为和思想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影片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展现出文化的冲突,嘉谷在知道萨弗拉兹是巴基斯坦人的时候是呆住了的,虽然她最后对萨弗拉兹的爱冲破了文化的禁锢,但还是遭到了家庭的反对,他们的爱情遭到了重创,剧中嘉谷一直是一个敢于挑战宗教权威的人,但她自身也深深地被宗教所影响,若不是内心对宗教的敬畏,她不会在听了Tapasvi大师的话后立马要求萨弗拉兹跟她结婚,这既是对宗教的反抗,也是对宗教的敬畏。可见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尽管我们不认同,我们反抗,但有时我们做事又不可避免地掉入其中。这很像我们民国时期的时候,新文化与旧文化做着斗争,年轻的人都在为自己的未来挣扎,有的人妥协,有的人反抗到底,这其中必有一段又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当PK来到地球,他是一个闯入者,在这个世界如同白纸一般,也正是这样,才可以让我们跳出习以为常的规范、习俗和结构,看到中心主义的无意识乃至傲慢,看到社会结构的构建与重生,看到社会成员的认同与内化。这样才使整部影片在充满戏剧化的同时又富有讽刺性。
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PK他是个外星人,他不知道地球的语言,不知道这里的禁忌,不知道这里的文化,当他要找到自己回去的通讯设备,所以他需要学习,他需要和人交流,互动,他处在印度文化环境中,接受着文化的熏陶,被印度的文化所感染,所以他才会相信神会帮助他找到他的通讯设备,才会发生一系列让人发笑又心酸的故事。
在没有遇见嘉谷之前,PK参加了四五个宗教,他不知道哪个神是可以帮助到他的,所以他逢神必拜,为了得到神的帮助,他做了所有可以做的事情,甚至不惜伤害自己,他一次又一次地被宗教欺骗,却没有对宗教产生质疑,一次又一次的寻找,然后他懂得了许多生存的法则,像他在要被打的时候把神像贴在自己脸上以避免挨打,也许在我们看来很无语,很不可思议,其实我们自己有何尝不是这样呢,很多人认为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而我不以为然,我们肯定有,只是我们的信仰在世界中不流行,我们尊重逝者,我们在特定的节日里有特殊的仪式 ,我们还有各种各样的习俗。
最后在一次偶然中找到了自己的通讯设备,他欣喜若狂,仿佛自己得到了神的眷顾。其实这也反应出一个普遍却又很难解释的巧合,虽然我们国家信仰宗教的人不占大多数,但也有不少在我们身边,我的姥姥信仰基督教,时常能从她那里听到一些因为信了主,啥事啥事都解决了的例子,因为一些巧合,心心念的事情得以解决,所以对自己信仰的坚信不疑,这应该是大多数人信仰开始的初衷, 就如同PK一样。
PK信仰的开始也就意味他信仰的结束,他的通讯设备被Tapasvi大师说成是“湿婆”之眼的碎片,借此Tapasvi大师把自己说成是神的委任,以此来骗取教徒的钱财,PK无法明白自己的通讯设备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直到他遇到嘉谷。
PK最终明白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充满伪善和欺骗的宗教机构”,直言那些神棍并不是在真的和神沟通,而是在与神联系时“拨打了错误的号码”;真正的神是爱众生如子女的造物主,并不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人们的敬畏”去制造出的虚伪的神。涂尔干说“宗教起源于社会”,PK的揭露就显示了信仰、仪式和宗教机构对于神圣的宗教“现形”的重要性;愤嫉的人说“宗教就是骗子遇上傻子”,当骗子指责PK“剥夺了人们的希望”时,PK说真正的救赎其实来自于“我们会互相帮助”;又听PK揭明“不同是你们人自己制定的,而不是神”,想想真正阻碍巴别塔建造的,不在语言、不在外表,而在知觉、在执念、在人心吧。
文化的相同让我们互相认同,彼此有一种心灵上的联系;文化让我们受到惯例的规范;文化让我们成为一个大家庭;文化让我们得到教化和救赎。可如果我们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种,不同的信仰,我们就一定得那么水火不容吗?哪有那么多的神,哪有那么多神的化身,说到底还是利用文化来欺骗民众,歪曲文化的本身来骗民众钱财 ,神如果那么强大,何须这些钱财?现在的世界还有数不尽的人在遭受种族歧视,还有不少的民族陷入宗教纠纷,这些问题在这个越来越全球化的世界中愈加明显,这些的大部分都应该是利用文化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我相信信仰,但反对宗教权威,宗教给人的应该是身心的自由,而不是精神的禁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