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读后感

        本学期,为了跟上新教育的步伐,响应“师生共读一本书”的理念,我班师生选择共读《草房子》一书。一学期下来,我带领本班孩子在每周二下午第三节和周四下午最后一节与学生共读此书。一学期的时间转瞬即逝,读书的过程使我感受颇多,接下来我将把我的感受抛洒于此。

        《草房子》一书是曹文轩老先生七八十年代的作品,虽然时代离我们很遥远,但读起来感觉却是那么亲切。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静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这就是油麻地。那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孩子:顽皮聪明的桑桑,秃顶的陆鹤,孝顺的细马,坚强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静的纸月……本书由9个小故事组成,他们虽然表面上自立门户,但在感情上却是藕断丝连。

        在《草房子》一书中,有许多之最,最调皮的莫过于桑桑。桑桑是油麻地小学校长的儿子,他是一个聪明伶俐、活泼好动的孩子。他总有些异想天开,让人出乎意料的古怪行为,比如他把蚊帐改成渔网来捕鱼,砸锅卖铁买鸽子,把碗柜改成鸽子的“高级别墅”……这些,不得不使我边看边笑。

        最悲哀的莫过于“秃鹤”,不,是陆鹤。一个“秃”字贯穿他的整个人生。油麻地的学校生活,不知给他带来了多少苦恼,遭受了多少委屈,听到了多少嘲笑。但是,最终他依靠自己的“秃”,在出其不意间焕发自己独有的色彩。

        最有孝心的莫过于细马。他的家乡在江南,从父母家被领到了油麻地,虽然他的成绩不是很好,但是他对自己的养父母很有孝心。他的养父母生病了,他不顾寒风刺骨,去挖柳树须,后来他又像大人一样,照顾曾百般捉弄自己的养母,并重新做了一间房子。细马不过是十三岁的孩子,却知道孝顺两个字的含义,这种至善智孝让人钦佩。

        最撼动人心的莫过于秦大奶奶。她是书中最顽固的一个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几十年,房子在小学的西北角,是学校的一个污点。在当地人眼里,她是一个很可恶的人,总在学校里搞破坏。然而,在一年春天,她救了乔乔。在油麻地人地悉心照顾下,半个多月才勉强下地。从此,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自动离开校园、用拐杖改走校园里的鸭子、用拐杖关她够不到的窗户……最后,她却因为学校的一个南瓜,不慎落水而永远的离开了。

        最坚强的莫过于杜小康。他在油麻地像一个王者,功课好、人品好、家境好,男孩崇拜他,女孩喜还他。然而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一次横祸,使他的家庭落败,他不得不辍学和父亲一起放羊。但是他并没有被这种困难打到,他勇敢坚强的活着,最后是他挑起了家里的生活重担,却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他的坚强。

      这本书文章平易近人,没有华丽的语言, 但或多或少的景物描写也能让我们陶醉其中,而且我们能从景物描写中感受出不同的氛围,让我们的心情跌宕起伏。我笨拙的笔不仅写不出这篇文章的百分之一,甚至连感情也不能描述过多,希望在今后多阅读书籍,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精神,增强自己的书写能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