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老公打算把婆婆接来一起住几天。我很支持,就劝说婆婆一起来住。可是婆婆在家里有点心生意,感觉自己抽不开身。由于都是自己现做现卖的,所以为了保证新鲜,都不能久放。
婆婆发起了愁:“点心怎么办呢?这送人也送不完啊!”
“妈,您可以去我们那里的夜市卖啊!这样您也有事干,点心也不会放坏。我帮您!” 这下,婆婆可放了心,说:“好,如果卖的好的话,以后我就常去你们那里卖!” 于是,我们准备好了要带的物品,上路了。因为不了解情况,也摸不到头绪,由于不是像其他那些长摊那么理直气壮,并且有固定的客源,我们辗转了两个夜市。真是没有想到会如此的不好卖,远不如婆婆在她那里卖的爽。从设备到数量,从卖相到种类,我们都非常简陋,一看就是临时的。因为是吃的东西,很多人有戒备心也正常,大多都是低低的看一眼,然后就快走去。将心比心,这也不无道理,但是目前就是低价也得卖出去,否则我们不但把好东西放坏了,也对不起这个折腾啊。于是,我就一遍遍试着吆喝了起来:“自家做的点心,便宜啦,处理啦!"随着我几声的叫卖,偶尔会有人过来看看,但是并不一定就成交了。但是我不气馁,我一定要卖出去。
“你这是‘开口笑’吗?”一位大姐问。 “是啊是啊,自家做的,婆婆来玩,带的不多,您看看,很新鲜,您尝尝,保证好吃!喜欢就拿着吧,保证亏不了,明天我们就不来了,剩下这点处理完就回家!”我热情的招呼着,看得出大姐挺满意,给我5块钱,高兴的拿走一包。其实我比她还高兴,因为在这么不“天时地利”的条件下,居然有了小小的开张,证明我的一番努力没有白费。 有了第一笔交易,接下来我就更有情绪了。婆婆直夸我厉害,我美滋滋的说:“咱干啥就得吆喝啥,只要努力没有办不到事,您瞧着吧,肯定会有不少买的。”我叫卖的更放的开了,虽然脚也站累了,嗓子也有点干,但是我依然不放弃,而且叫卖更加顺口自然,心态也更好。随着第二笔、第三笔的开张,本来我们以为一晚上可能不开张几次的竟然到最后把那几包“开口笑”品种都卖完了,这是婆婆之前不曾想到的。在“练摊”的时候,我也注意观察购买人群,基本上是中老年人买东西大多不爽快,挑挑拣拣最后还可能不买,而年轻人和学生是比较好卖的,基本上拿着就走,不会还价。看到他们,我也想到了自己的购物习惯,看来年轻人都是以效率为主啊。同样的东西,不同的感受,听到老年人喊贵不买的,也听到大学生感觉不贵直接拿下的,这个价格定位只有自己最能感受到了。
天色渐黑,我们也收摊回家了。小推车来的时候装沉颠颠的,回去的时候非常的轻,随之轻松的还有我们劳动一晚的心情,也算是战果累累吧。婆婆说剩下的自己吃就可以了,以后可再也不来卖了,真是太费劲。我也有所体会,确实是做了一件比较难的事,还算成功。有人说摆地摊是最能磨练人的锐气,的确有这个道理。
在这个地摊的小小社会中,长摊和临时摊的地域之争,各种素质的人的接触,以及同是摆摊人之间的交涉,也都是值得去回味的。虽然我不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合,但是这次的“练摊”,真是让我非常难忘。在回家盘算利润时,虽然不如婆婆在她那里挣得多,但是也大大超出了一开始不良局面的预想,起码没有做到浪费。少挣点,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