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因为工作的调动,来到一家新省属集团。刚来新集团充满新奇,对集团的情况也想多一些了解。一次偶然的朋友饭局闲聊中,主宾听说我就职的新集团后,就说认识集团某部门主管贾处,并当场拨通对方电话引荐认识,原来贾处就在我部门楼上。本着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想法,第二天就利用空闲的机会前去拜访。贾处所在部门是集团中一个比较冷的部门,人数不多,但是有一个优势办公场地大也私密,摆了一个茶桌,每天下午时不时有集团各个部门人来这里喝茶聊天。
作为新人原先认为每天下午这个“茶话会”,是增进集团认识的一好窗口,也是观察学习为人处世的圣地,因为来这里的人个个都是人精,也是多是各个部门主管之类人物。以前在别单位工作十几年每天都要外出很忙,很少有这种闲暇时候跟人喝茶聊天,来到新集团工作没那忙了,每天都有一些空闲时间。因此对这样的“茶话会”总是有所期待。
去了几次,发现这里是一个固定圈子的聚集地,我试图融入到这个圈子,但是我隐约地总感觉,我是一个局外人,插不上话的人,于是我学会了旁听,学会了观察,也想多学习,因此有空时候总会多到楼上走动带些茶点之类。在我看来,喝茶聊天应该是互动式的,然而在与贾处就我们两个人喝茶时,总感觉没有话题聊,我试探性抛出了一些话题,但是贾处的回答却是封闭式,自己心中隐约有种尴尬。慢慢对这种“茶话会”期许热情也在一点点减弱。
也许是自己多心,也许是经历过太少这样的场面吧。也许单位里喝茶聊天就是简简单单一种打发时间消磨方式,大家有话题就聊,没话题就看看手机而已,而我却把这种喝茶聊天提升上了一个高度,喝茶聊天,表面上喝的是茶,其实是在读人。而这也在验证着我的推论想法。有次就我和贾处两个人在喝茶,这时有另外一个部门人A君来找贾处,三个人就边喝茶边聊了,过了会贾处就说跟A君有事有谈,叫我回避。还有一次,四五个人喝茶聊天,剩下我和贾处还有另外一个部门B君时,贾处微信委婉发信说,有事要谈,不好意思。看到信息我知趣地打个招呼就离开了。
有这两次的经历,我重新审视了这个圈子,这个圈子里的人跟贾处认识几年甚至几十年,大家虽然不是同一个部门但也都是老面孔了,我跟贾处才认识几个月,有这种芥蒂也可理解。也许人家真有事要谈,也许是我多心,但是我感觉不属于这个圈子,也就不想再去这个“茶话会”了。所谓圈子不同,不必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