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之道:外化而内不化

外化而内不化,是庄子教给我们的生存之道,是指我们在外在要随大众,而内在要做自己,要保留自己的本心。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们都知道人是属于关系型动物,必须在各种关系中生存,所以我们就要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生活才会是和谐的。但是我们多数人就都是属于普通人,我所定义的普通人也就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当我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时,对立冲突也就产生了,就像大多数父子之间、伴侣之间、师生之间、老板员工之间就都是对立的。

我们要消除冲突也就是要去减少对立,要减少对立显然就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要大家都去看事实,都以事实为中心,那么彼此的认知也就会统一,因为事实只有一个,事实不会存在分歧。要做到以事实为中心,意味着我们是没有自我的人,但是我们大多数人显然不是这种人。

另一种方式则是其中一方妥协去遵从对方的观点,外在的冲突也就会消失,但问题又在于妥协一方的内在又会是冲突的。这样做虽然消除了与他人之间的外在冲突,但却增加了自己内在的冲突,这种方式本质上并没有化解冲突,仅仅只是把外在冲突转移成了自己内在的冲突。

所以冲突本质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外在与他人之间的冲突,另一种则是内在与自己的冲突。要化解外在的冲突,就一定要有一方做出妥协,所以只要自己妥协也就能化解外在的冲突。但是妥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心甘情愿的妥协,这种妥协也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内在的冲突,第二种则是委屈自己的妥协,这样的妥协也就会给自己带来内在冲突。如果我们是第二种妥协,我们就还需要去化解自己内在的冲突。

我们与他人产生分歧,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就会是冲突的,其根源在于我们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想要他人的认可。显然就只有一个内在空虚、孤独、贫乏的人,才会想要他人的认可,如果我们自身本就是充实富足的,我们也就无需证明自己,更不会去求得他人的认可,我们也就不会在乎他人的观点,自然也就能做到外在妥协,而内在不妥协。

就像我在直播的时候,就会经常遇见那些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他们来连线就是单纯的想求得认可,而不是想看清问题的真相。而我又正好是不会给任何人表面安慰的,我只会指出真相,结果就可想而知。当我听了对方的观点,指出对方的局限时,对方马上就会说,你不理解我,你是错的,你不适合做咨询,我认为你的问题比我还严重。这时我一般都会说,你说的都是对的,可能是我错了,你当我讲的是屁话就好了。

我之所以不会去反驳对方,首先是因为我的观点无需对方的认可,我只是指出真相,认不认可就是对方自己的事情,其次,那些局限深自己又不自知的人,这种人也就是很难改变的,我不会浪费时间去改变这种人。其三、我是怎样的人,是由我自己的存在状态,和我的来访者这些事实来决定的,不是由对方也不是由我自己的观点来决定,而是由我存在的事实来决定,当以事实为中心时,我也就不会在乎他人的观点,自然也就不会与对方冲突,更不会与自己冲突。

这种表面的妥协,也就是在外在变得和对方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外化。虽然我表面上顺从了对方,但是我的内在却不会有任何的改变,因为我本身对他人无所求,我也无需证明自己,所以就算对方不认可我的观点,我也就能做到一笑了之,我的内在就还是我自己,这就是内不化。

所以只要我们能做到外化,我们与他人也就不会有冲突,我们能做到内不化,我们与自己同样也就不会有冲突,我们也就化解了所有的冲突。所以做到外化而内不化一定是一种智慧的生存之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所以,依循规范,无心而为,这是“外化”的一面。但是庄子认为能够做到“外化”,是因为做到了后面那一半“内不化...
    不吃萝卜的兔兔阅读 1,027评论 0 9
  •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很多人常常处于内心真正的想法与外在环境不合的矛盾中,痛苦不堪,我...
    玲玲珑龙阅读 5,585评论 1 12
  • 外化内不化才是真正的庄子境界。 庄子的处世境界是外化而内不化。从外在来看,要“和其光,同其尘”,与他人一样;但是从...
    silvincent阅读 3,280评论 2 8
  • 2023年2月15日 星期三 晴 要说到庄子的人生态度,在一般人看来有些消极避世的,然而,从庄子的《逍遥游》等...
    精进的医生阅读 3,408评论 4 4
  • 妻子特别羡慕在上海工作的姐姐,她佩服姐姐这么多年坚持在一线大城市奋斗,非常能干、且事业有成;而她自己大半辈子却窝在...
    呱呱呱爱啊阅读 3,828评论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