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个短视频这样来解读“上善若水”的真正含义:
做人如水,
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点;
你低我便涌来,绝不暴露你的缺陷;
你动我便随性,绝不撇下你的孤单;
你静我便长守,绝不打扰你的安宁;
你热我便沸腾,绝不妨碍你的热情;
你冷我便凝固,绝不漠视你的寒冷。
第一次看到这个解读,感觉说得特别好,我把这些句子认真地记录了下来,但是随着对《道德经》学习和领悟,就在思考,仅仅这样理解“上善若水”,那就理解窄了!
我把《道德经》第八章分成四层意思来理解。
起始句:上善若水。
第二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第三句: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总结: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作为第八章的起始句;在第二句中,重点理解三个核心词语:善利;不争;所恶,这三个核心词语是“水”几于道的关键。“善利”滋养万物,化育万物,兴云作雨,滋润良田,行舟渡人。但是做到了所有,却“不争”,施恩不求回报,总是默默将自己置身于众人不愿意去的地方,不喜欢的去处,隐蔽之处,危险之处,恐惧之处,这样的做法接近“道”。
如果说第二句是概括地解释“水”的品质,那么第三句是具体解读,每一个词组是一个品质,也可以称之为“水的七德”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度思考。“居善地”水始终流向低处,甘居卑下环境,我们呢,是否愿意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有的人往往特别喜欢炫耀自己,其实得到的是什么?可能是他人的嫉妒,严重的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心善渊”,水清澈、透明、清净,心胸保持沉静、深远和博大,没有闲思杂虑,那么我们的心就“安定”了,人生就幸福了。“与善仁”“言善信”,应该怎样和他人交往,一颗真诚之心,利而不害,滋养万物,不求回报,表里如一,恪守信用。“正善治”“事善能”,为政不争,无为而治;做事柔弱胜刚强,无事不成。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水的品质是“无私”。败,莫败于多私;成,莫成于少私。
需要我们努力的不是仅仅知道这些道理,而是真正践于行动上,天下莫不知,莫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