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如何兼顾老大?你得学会这几招!

在二胎家庭中,与其说我们该怎样平衡好对老大与老二的爱,不如说要如何化解老大的内心冲突,让老大更有安全感。

——《童年不缺爱:如何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湖南卫视有一档节目《少年说》,鼓励青少年在节目提供的平台向亲近的人吐露心声,里面有不少二胎家庭中的大宝,对父母进行的“指控”。

其中有一个小女孩因为每次和妹妹发生冲突,爸爸每次都义无反顾的站在妹妹那边,在节目中鼓起勇气对爸爸说“您能不能,试着相信我一次”,而这位爸爸却回答,小的不懂事,大的应该让着小的。

还有一个小女孩哭着祈求,爸爸妈妈能不能分给她一点时间,因为妹妹出生之后,父母都只围着妹妹转,忽视了她。她的妈妈也是同样的一句话,妹妹还小。

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二胎家庭,老大其实承担很多期待,也受到了很多的冷漠。父母期待他们能通情达理,却在他们需要爱的时候没有做出回应。父母的埋怨、忽视、指责让他们非常委屈,也非常没有安全感。

《奇葩说》有一期谈到二胎问题,傅首尔说二胎的生活质量是由大宝决定的。我很认同这句话,因为小时候因为父母的偏心,弟弟在我手里可没少吃“苦头”。可见,解决二胎家庭矛盾,还要从老大入手。这里可不是说用言语胁迫,用暴力加持。而是要求父母们,用心去看看家里的老大。

作为父母我们总有一个疑惑,为什么二胎以后,老大就没有那么顺眼了呢?原因出在作为父母的我们身上!

首先,我们只看到了老二的可爱,却忽视老大成长中面临的挑战。“老大按书养,老二当猪养”,是二胎父母对孩子的调侃,也说明在经过第一次当父母的挫败、无助和迷茫后,养二胎可谓是轻车熟路了。没了当初的烦恼,老二肯定顺眼许多。但这时的老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会给父母增添新的烦恼。比如,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不肯去上学,上了学与小朋友发生矛盾等等。

其次,我们赋予老大更多的期待和要求,却忽视了他们的需求。父母往往会给老二更多的关注,同时期望老大能一样付出,要求他们在生活中理解父母,谦让弟妹。但长期的忽视会让老大采取激烈的方式,去表达“我也是你的孩子,我也需要你们爱我”,比如和弟妹抢玩具、发脾气、打架等。现实与期望的落差让父母们对老大的不满更深。

书中提到生活中老大的情绪总是被牺牲,“爱的丧失感”让他们委屈、难过和不知所措,让他们失去安全感,很难去感受手足之情的美好。所以,如何让老大在家中更有安全感,是二胎家庭的首要议题。

如何做才能让老大更有安全感,从而促进家庭的和谐相处呢?

第一,不要对老大进行“身份绑架”。“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分析,家里长子在长大以后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样子,一是因为嫉妒心和不安全感,变成问题儿童的比例较大。二是为了变成父母眼中的完美孩子,而压抑自己,以迎合他人期待。

所以,父母应该意识“身份绑架的危害,认识到老大虽然年龄比老二大一些,但从特征上来说,也只是个孩子。少说“他还小不懂事,你要让这他”“你是哥哥/姐姐,要给弟弟妹妹做榜样”这种话了。

第二,让老大真实感受到自己在家中所担任的角色。一方面将老大的“权力”还给他。很多二胎的生活质量“不高”,很多时候是因为父母老是插手孩子之间的事。其实,不妨给老大一些权力,比如让他决定零食的分配,让他感觉自己是被尊重和信任的,这时反而能激发他心中好的部分。另一方面,可以让老大参与到照顾弟妹的行列中,增加手足之间的亲密感。

第三,给老大专有的“甜蜜时光”。二胎出生之后,因为生理上的需要,父母难免会给出更多的关注,忽略老大在所难免。平时父母无法面面俱到的去照顾老大的情绪,但可以与老大约定一个“专属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个专注的陪伴,填补老大“爱的空洞”。

二胎家庭要“一碗水端平”确实不易,但想要家庭和谐、手足情深,父母的态度很重要,老大的内心感受也很重要。如书中所说,对老大少一些要求,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责备,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期待,多一些接纳,老大的内心冲突自然就能被化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