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社会传统的日常里面,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语:
“传宗接代......”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
这样的话语,其实特别能印证一个观点,那就是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在他们看来,自己一辈子打拼所得到的一切,都必须留给儿孙一辈。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不是孩子要求父母分财产,就是父母在饭桌上“分家”,各自过各自的小日子生活。
如果你作为父母,你会什么时候将财产传给孩子一辈呢?
在网上,我们会发现有不同的答案。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什么时候给不是给呢,所以只要自己已退休,就直接把钱给了儿女保管。
有的父母认为,不管是孩子,还是谁,只要自己还活着,终究还是需要钱财的,对于资产钱财,晚点给也不迟。
前者认为,“养儿防老”的观念才是正道,这是传统的约束。而后者认为,孩子再好,也有自己的生活要过,还是钱在自己身边安心一点。
那么,对于你来说,你认为什么时候把钱财给孩子最合适呢?
“照顾孩子一家,却被儿媳当面痛斥”
前段时间回到老家,看到邻居的张阿姨从城里搬回到乡下居住了。村里的人告诉我们,张阿姨原来被“儿媳”给欺负了。
在搬回来的半年前,张阿姨在儿子的要求下,搬到了城里居住。
儿子是这么跟张阿姨说的:“妈,您也老了,爸也在前几年去世了,您一个人在乡下住也不容易,不如搬到城里住吧,我和老婆也能照顾你。”
张阿姨听到儿子的这番话,特别开心,甚至一连几天也睡不着觉,到处跟邻居炫耀她儿子的孝心。
但是,邻居们都知道,她儿子能在城里买到房子,或者说能顺利结婚,都是张阿姨和老伴用一生的积蓄换来的,甚至她连养老金都给了儿子。
去到儿子家之后,张阿姨便住到了客房里面。而很多时候,当儿子夫妻俩外出上班后,都是她在家照顾孙儿,整理家务。
但是,有一天,张阿姨在洗衣服的时候,不小心用洗衣机把儿媳的某件“丝绸”衣服给洗坏了。而当儿媳回来发现之后,特别生气,但她只跟丈夫说了,也没在明面上跟婆婆抱怨。
面对自己的媳妇和老母亲,其实儿子他也很难做人,便没说什么,只是让这件事随便过去就算了。
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一次聚会中,很多同事来到张阿姨儿子家来做客,说实话,还来了不少人。
张阿姨看到他们到来,其实也很开心,便拿出了家乡的特产和他们分享。
在聚会过后,有一个同事这么跟张阿姨的媳妇说:“你婆婆的口味和眼光太奇葩了,那么土的东西还拿出来分享,我看你们也没少受罪。”
听到这番话后,儿媳妇便在心里留下了对张阿姨很不好的印象,甚至有些时候,还鸡蛋里挑骨头,为难张阿姨。
就在一次家庭劳务中,张阿姨为了不让儿媳妇那么累,便让她在客厅休息,而自己在浴室里打扫。可是,张阿姨一不小心,就摔倒了。
而她的儿媳妇,一看到张阿姨摔倒,不是立马去扶她,而是拿起电话跟丈夫说,你那做作的妈摔倒了,我们家未来可有的受了。
张阿姨也挺惨的,不管在浴室里面喊了多少次儿媳妇的名字,可她就是不进来,任由张阿姨在那里扶着腰喊着。
......
在住院那段期间,张阿姨受尽了儿媳妇的嘴脸,甚至她有些时候,还跟张阿姨说一些“带刺”的话,意思就是张阿姨还是回老家算了。
而儿子其实也知道这件事,但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基本上他的钱也由媳妇管着,就连张阿姨的养老金也在她手上,可她却认为,这是自己应得的,不需要还。
如此,当张阿姨看透这两人的嘴脸之后,便在出院后毅然回了老家。在上车前,她只跟孩子说了这样一番话:“我这老太婆子还是回乡下算了,我也不要求太多,你们每个月给三千块生活费就够了。”
儿媳妇只在背后说了一句:“三千块,你还真能要......”
人到老年,我劝你要守住自己的“钱”
曾有人质疑过“养儿防老”这个观点,他们认为,你所养的儿子其实也不容易,为何做父母的就认为他肯定能够养老呢?
这番话,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你的孩子没什么能力,还需要你的资助,那么,你还能安心让他们养老吗?
甚至有些时候,我们还会感觉,其实自己有钱,有资产,有养老金,才是最靠得住的。
所以说,人到老年,别过分迷信“养儿防老”的观念,它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它所发挥的效用功能,是要看人的。
如果你孩子和儿媳妇够孝顺,那么你自然就能活得安稳安心。可是,如果遇到和张阿姨儿媳那般的人,那么,你还能活得安稳吗?
那么,不妨好好地把钱放在自己的身边,别总是一厢情愿地给了别人。要知道,这世上最靠得住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有人就认为,总是把钱放在自己身边,会不会太自私了一点?
其实,作为父母,能帮忙,自然就可以尽我们的所能去帮忙。但是,孩子的生活还需要他们自己来过,我们的道路还需要我们自己来走,该怎样,还得看自己。
就像晚年的养老生活,老伴在的话,其实还好。可老伴不在呢?孩子又嫌弃你呢?如此,你最能依靠的,就只能是钱财了。
所谓“钱就是烫斗,把一切都给烫平了。”
你的钱,除了不能帮你长生不老,可却能帮你扫平生活中百分之九十九的困难。可以这么说,它就是万能的。
人到老年,我劝你要守住你的“钱”。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