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父母都会困惑,为什么孩子对手机有着谜一样的迷恋?道理讲了很多,方法也试了不少,非但没有减轻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反而让孩子更加迫切的想要拥有它。
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我们所处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产品充斥着生活的每个角落,想让孩子与电子产品完全隔绝是不可能的。有句话叫越得不到的越想拥有,你越是严防死守,越是会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孩子会想尽办法抓紧一切机会去体验那种快感。
其次,有的父母爱偷懒,在孩子小的时候为了哄孩子省事,不让孩子哭闹,直接把手机丢给孩子看动画片、玩游戏,让手机去“喂养”孩子。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孩子小时候形成了习惯,大一点时父母想去阻断和隔离会变得异常艰难。
那对于孩子沉迷于手机的行为,有没有办法去解决呢?
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怎么做,孩子就怎么学。想让孩子不沉迷电子产品,父母应该做出榜样,在孩子面前要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机会,让交流和陪伴成为常态。
还要开发多样兴趣,转化孩子对电子产品的需求。
孩子的生活应丰富多彩的,父母该为孩子创设一个有趣的童年生活。带孩子去户外野餐,放风筝,去游乐园玩游戏,在家里玩彩泥、堆乐高……让孩子体验生活中的不同乐趣,当孩子发现了有比看动画片更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做时,自然会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最后运用闹钟法则,约定使用时间。
父母也不能视电子产品为豺狼虎豹一味地约束禁止,要给孩子适当的使用时间。比如孩子要看动画片,你要问清楚,是看超级飞侠还是百变歌德,看几集?与孩子确定好内容和使用时间,约定看完就关掉。年龄小点的孩子推荐使用“闹钟法”,定个闹钟,闹钟响了就要关掉手机,如果孩子耍赖违反了约定,就要减少下一次看动画片的时间和次数,以示惩处。这样不仅能满足孩子的需求,还能帮助孩子养成遵时守信的好习惯。
其实,孩子会沉迷于电子产品,多数由于父母以前“偷懒”造成的。我们要知道,父母现在偷的懒,都会成为以后要迈的坎。多花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的生活丰富起来,心灵富足起来,才不容易对一件东西产生过度地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