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是看了让很多人想辞职的书;听说这是让一些人卸载了王者荣耀、抖音等及时性享乐工具的书;但也听说这本书有鸡汤的味道,让人不喜欢。
但你不得不说,如此短小的书,2小时就可以读完的书,是有内在价值的。区别在于,你是站在什么样的位置,你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理解它,是否能够从中提取一点对自身有用的理念进行实践。
是不是很明晰了,作者只是想通过一个场景来引出具有哲学意义的问题,你存在的价值什么?你是否有勇气去追求内心热爱的事情?
如若直接地把这个问题提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是你脑子有问题,就是会思考为什么要提出这么宏大的无聊问题。
是的,这样的情景,就好像现实生活中,我们突然遇到一位知性却又具备哲思的人,他愿意停下来,在安静的空间里,与你一起探讨一些你往常根本不会思考的事情,甚至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会深思的问题。于是,这样特殊的询问一下子就撞击你的心灵了。哈,原来可以从另一视角来认识事物?什么,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些,我只是想赚钱,只是要工作。
1、
其实本书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且全情投入。什么,你害怕做喜欢的事情没有钱可赚?你要通过忙碌来赚取更多的钱,为生存,为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物欲。
有些人说,等你有机会了就去做想做的事,但你会发现,这机会你是等不到了。或者等你有机会了,曾经想做的事情也不想做了。所以,你是该想想到底要不要分些时间,从当下开始就去做想做的事情,让你的行为与思想一致。(这里我不得不提醒自己,在明确自己内心特别期望的事情时,你要明白,你是有一个机会可以做的。比如我一直想看大量的书,但很多时候,我都把这样的机会留给了玩手机;我想写作,但我就是把机会交给了无数小事的拖延上。这可能就是损失了机会成本)
因而,这一点内心的潜意识尤为重要,假如你安静下来,真正找到了那个想做的事情。不要再去找借口了,没有时间、没有条件、没有允许,等等,都是思想的牢笼,请告诉自己,你是有机会的。
2、
另外,关于那些膨胀的物质欲望,其实这里不得不说消费陷阱。作者特别安排作为广告人的安妮来谈,她说:广告商的任务其实就是放大人们对物质的膨胀欲,从而获取更大营收。只有找对了人们的恐惧点和欲望点,就能促成他们购买特定商品或服务。
广告的营背后的营销策略在于让你开心或产生安全感,他们告诉你如若你拥有这件产品就多美好,多开心;同样也会告诉,如若你不拥有这件产品你就少了什么,你的人生就不圆满,你将无法获得满足感。
此刻,有没有感觉一个个广告商就跟PUA一样,操控人们的心理。假如你明白这一点,大概就会放下对物质日渐膨胀的欲望,真正地去审视不以金钱为捆绑,而是打心底想去实现心中想做的事,大概你更乐意轻装上阵。
3、
从作者的经历来看,大概就会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考与这本书的存在。
作者是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且在企业工作多年的人,是的,如你我一样,全部精力投入了工作。而当他32岁的时候,突然和妻子踏上了环球之旅,花了9个月时间走过7万英里路程。因而,将旅行中关于人生的思考写成了这本书。
是的,人一脱离现有忙碌的生活,走出去,看到世界另外的一面,并且静下心来就会真正地认识自己,审视人生的意义,思考活着的意义。
但也只有少部分人会这样做。因为大多数人一生都会在现有的生存框架中庸庸碌碌,没有勇气去离开现有的生活去思考自我;也会在既有的标准和普世的体系中活着。可能一部分人对自身存有期许,当他们忙到无法真实感知自我的存在,忙到对世界的欲求下降,忙到无法看到生活多面的色彩,就会停下来,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和空间,带着迷失的灵魂,开始安静地思索,人生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度过?我是否带着即刻的勇气去做喜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