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低的成本、最轻的手法,在微信里获取流量并产生裂变被称之为,当今“最牛运营手段”。用钱买流量已经成了“过去式”,用产品薅流量才是“新姿势”。
一个公式,告诉你PV千万的刷屏小程序都是怎么玩的
在微信里薅流量“刷屏”功不可没。但随时用户审美点越来越高,微信的规则越来越严格,“刷屏”的难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小程序,作为一个“流量吸附器”,几乎所有人都在都在考虑如何用小程序吸附甚至是核变出更多流量。
当然,世界上任何一件事都是有“方法论”的。我们也从采访过的案例中,找寻出一套小程序“刷屏”的方法论体系。在了解这套体系前,首先要注意几条红线是不能碰的:
1、微信规则:诱导分享,恶意分享。
2、未开放内容:上拟支付、算命测试等。
一 、“西瓜足迹”的刷屏理论!
最近的一次刷屏是一款名叫“西瓜地图”的小程序。
西瓜足迹的制作者戴宏民6月2日0点6分发了一条朋友圈,并配了小程序后台的实时统计图,显示页面访问次数为10189747。这时,该小程序,刚上线仅1天。
这款小程序的玩法十分简单,也十分复杂。简单的是,用户只需要自己选择自己去过的城市,生成一张海报发往朋友圈就完成整个体验。大家都劳心费神的选100个城市,就为了发朋友圈“炫耀”自己去过的地方。
而“西瓜足迹”小程序给了用户这种优越感,让用户热衷“炫耀”。觉得发完这张图,我能再次完善“朋友圈人设”。对此,戴宏民(回路教育CEO)也这么认为:点亮的地图让用户一目了然能看到自己的「足迹」,有数字作为参照让用户可以与好友进行对比互动,也许这是用户分享的原因。
然后就有了以下评论:
“你去了这么多地方,真够浪的”
“嘤嘤嘤,这张地图能看出做市场的有多累了吧”
海报由3个部分组成:
1、你所有去过的城市,其身份都会被“点亮”
2、总结你去了多少个城市,打败了全国多少人;
3、底部显示小程序二维码,用户可长按二维码进入小程序;
海报+二维码模式,是小程序转发朋友圈最常见的方式。虽然产品体验还有一些问题,但其抓住是“名和虚荣心”,抓住了用户发出去就有逼格,不发就落伍了的心态。
好了,下来我们就体系化的讲一下用小程序“薅流量”的方法论。
二、如何“薅”微信的流量?
从去年1月9日,小程序上线以来,爆款小程序层出不穷,从匿名聊聊、包你说、朋友印象、拼多多、左右脑测试,到近期的连咖啡、西瓜足迹等等。
这些刷屏的小程序,其套路总结起来无外乎以下这个套路:
朋友圈刷屏=种子用户+传播动机(诱饵、催化剂)+时间节奏+时间节点+玩法+工具
这个公式中,只要达到一点,你的小程序就有刷屏的优良“基因”。
1、种子用户+传播动机(诱饵、催化剂)
基本上,一款形成刷屏姿态的小程序都是抓住核心人群后,并突出这类人群的传播动机,达到传播目的。而不同传播对象的传播动机也不同,大致可分为:虚荣心、利益点、场景、娱乐心理等方面。
① 虚荣心:西瓜足迹、头脑王者
以“西瓜足迹”为例,能造成本次刷屏的主要因素,也是因为这款小程序能满足部分用户的虚荣心。西瓜足迹设置了“超越了多少用户”的玩法,还将每个用户去过的城市一一点亮,并显示出来。这就容易激发部分人的炫耀心理,愿意主动晒自己去过多少地方。
有些人为了告诉朋友去过的地方多,超过了全国90%的人,可以一个个手动选上百个城市,这是有多大“成就感”才会如此耐心一个个勾选。这么看来,手动选择如此体验差的产品,也能造成刷屏。
去年刷屏过的“头脑王者”小程序,也有生成自己“成绩单”海报的玩法,海报内容显示自己最擅长的知识领域,让用户转发至朋友圈时,有一种自己是“文化人”的心理。
② 利益点:摩拜、蘑菇街
利益点是吸引用户转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蘑菇街和摩拜就用“社交立减金”给用户带来利益点,吸引用户转发。因为,立减金功能打通了小程序、卡包、支付各个环节,让消费 - 分享 - 消费的流程变得更加流畅,并且可能无限延伸。
蘑菇街小程序是率先使用“社交立减金”的小程序,用户在小程序中使用微信支付后,即可获得立减金。据悉,在社交立减金的作用下,蘑菇街小程序上线仅用12天就带来50万新用户,新用户购买转化率达到18%。
然而,摩拜小程序却利用“社交立减金”进行了创造出新玩法,摩拜+正义联盟在小程序上发起“膜拜英雄时光排行榜”的活动,用户骑车后将“立减金”发到不同的群,只要骑车时长在本群前三名,就可获得最高金额的立减金。这种玩法,让摩拜立减金使用率高达12%。
③ 玩法:连咖啡、拼多多
今年4月“连咖啡”小程序上线,其拼团玩法,让用户生成一张图片写上“好友送你一杯免费饮品”的字样,瞬间引爆朋友圈。在没有进行外部推广的情况下,3小时内,有近10万人成功拼团。上线第一天的PV近300万,并且为连咖啡的服务号“连咖啡微服务”吸引近20万消费用户。其中三分之二是拼团后关注的。
连咖啡的拼团玩法,其实和拼多多类似。都是朋友之间互相撩拨社交心理g点引发分享高潮,而拼多多的拼团,更像是举家带口一起互动游戏的活动。
④ 娱乐心理:实用心理测试大全
满足用户娱乐心理,也是达到转化目的的催化剂。一款名叫“实用心理测试大全”的小程序用测试“你的左右脑分别有几岁?”的玩法引爆朋友圈,最高PV 达到千万级以上。
用户只需回答测试中的 9 道题目,完成后小程序会自动生成测试结果,并提供一个详细的分析,提供给用户转发朋友圈。
有多少用户是为了展示自己左右脑年龄而转发呢?恐怕大多数都只是为了娱乐心理,让大家知道自己还是个孩子吧。
2、时间节奏+时间节点
在时间节奏上,刷屏的课程十分擅长。比如2018年网易的开年大“戏”,就是在某个工作日晚上10点上线,先内部推广。11点左右KOL开始发力,这也是有节奏的推广。因为早在2015年,腾讯全球合作大会已经公布,微信用户的活跃最高峰是22:00。
在节点上,“西瓜足迹”也有一套自己的打法,正好选在六一后的这个周末,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任性的过六一。本身这个节点,就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同样抓住超级节点的还有“包你说”小程序,这款小程序从去年十一期间出现,就已经呈现刷屏趋势,正式引爆在2018年元旦到春节期间。包你说的元素可谓正中国人传统拜年的习俗,虽然有微信红包珠玉在前,但“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的祝福语却只停留在文字阶段,包你说让文字变成语音,让大家在领红包的同时也将祝福的话语说出来,增加线上抢红包的趣味性。
这样的趣味性过年,谁能不喜欢?
3、玩法+工具
对于刷屏朋友圈来说,玩法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在生成的海报上填上足够吸引人的“答案”,满足用户以上各种心理,即可吸引用户转发。
当流量爆发而来,应该用什么玩法+工具收割流量呢?通过萤连长1年多的采访经验来看,时下收割流量最好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购买、公众号、微信群3种方式。
·通过朋友圈海报直接购买:这是最直接的方式,户通过朋友圈图片,长按图片进入直接购买页面。但是这种方式,可能只想做一锤子买卖,没打算留回头客。比如那些刷屏的课程,用低价或免费的课程吸引用户转发朋友圈,同样也用低价的课程反馈用户。
·通过小程序导流至公众号:这是最常见的导流形式,用小程序关联公众号的方式,给公众号导流,再用公众号推文二次触达用户,形成可循环发展;
·将流量沉淀于微信群:于小戈就是用这种方式沉淀用户,据她自己介绍,在商品大促期间,团队创建700个微信闪群(快速建群,短时间内解散),大约5万用户,许多用户在两三分钟内就决定购买商品。但是微信群有两个缺点:群容易死,也容易引发不满用户撺掇大家群起闹事,新世相里一堆群求退款就是先例。
刷屏,刷来刷去套路就那么多了!在同样的套路下,也要出行玩法勾起用户新兴趣才能一次次突破同质内容。也只有新的模式,才能不断刺激用户,避免他们的审美疲劳。
最后,你认为小程序应该是为刷屏而刷屏,还是为什么而刷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