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一周尝试开展工作,也是各种建立认知的一周。
1. 迎新。新人报到,最基本的是要与业务相关的人和事建立连接。通常进入公司,第一个周例会上会统一安排新人亮相,然后安排职能部门人员与新人建立联系,向新人简介什么事该找谁,谁是总负责,督促和投诉怎么受理,如果能在会上来个角色扮演,互动口头演练一遍流程,占用15分钟,效果会非常好。如果新职位职能是跨部门甚至跨公司的,初期也会通过相关高层组织,正式公开介绍,同样现场演练。这既可以检测部门间分公司间协同能力现状,也可以非常高效的帮助新人进入工作状态,促进团队融合。当然,公司现状,岗位职责,组织架构,业务难点,保障制度等这些基础信息,完全可以用一天集中培训,或者发放PPT自学就可以了。
2. 办公系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个公司的办公系统都有独特的名字,被赋予了巨大的期待。但功能无外乎两类,对内和对外。对内的系统要满足不同职能部门,用户界面也是无花八门,如果相互没有打通,那体验都是比较差的,使用率也不会高,直接导致的就是内部问题还是要领导协调解决,发挥不了办公工具提高效率的作用。另外,系统开发的过于高效,也会让系统支持人员存在感降低,而这些人正好又是系统的采购,设计,维护的人。对外系统,是公司脸面,有非常华丽的,也有实用低调的,但核心功能一定是直给的。用户如果查信息像寻宝一样,那基本用一次就不想再用了。所以,对外的系统,基本代表了内部系统最高的水平了。
3. 工作难点
首先,是被不分组无限制自由搏击式的内部竞争关系吓了一跳。我的职位是首推产品引进人,职级是总监。我来公司学习,发现带教老师与我是平级且岗位职能重叠的关系;在我熟悉流程对接支持团队时发现,所有支持团队的成员也都有来自于内部其他职能竞争关系的团队;我有下属人员编制,但下属的职能与我相同,奖惩制度也相同,同样也是内部竞争关系而非管理关系。如果说这是公平竞争显然是瞎说了,有这种不分年龄段,运动员既做裁判员还兼卖门票的团队设计存在,是不会发生团队合作的。虽然秩序和混乱在管理者看来,只是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于公司,两种方法都能带来发展,而且兴许混乱的模式,在初期还能发展的更快一点。但对身处其中的人来说,秩序至少意味着体面。先尊重自己,才会被人尊重。明确分工,才能合作。这样有分工,有合作,团队才既有战斗力又有凝聚力,才不会有祸起萧墙的隐患,才不是乌合之众,才不会是帮派。这也是为什么企业做大后,管理层都会选择秩序。
扁平化管理已被验证更高效,但老板以下所有人自由pk的混乱场景并不是扁平化,甚至连管理都谈不上。管理者如果希望留出更多的时间来思考,来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时,那就应该主动委托职业经理人,选择秩序化去管理。秩序相对于混乱,消耗更低,成本更低。乔布斯如果没有库克,或者不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那苹果领先的概念只能是概念。
其次,是被低价绝对正确且唯一正确的信条吓了一跳。低价固然好,未来的常用药,也一定是会像水电煤一样,价格亲民又刚需。但做生意只做低价,那就等于告诉市场,折扣店是我的定位。折扣店自然不是全而优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折扣店的工作方式自然也谈不上体面,因为强化了价格,其他的都是没价值的观念。通常贸易至少会设置三个价值维度,低价的在一个专区,有品牌溢价的是一个专区,不上不下的又是另一个专区。低价专区贡献毛利,品牌专区贡献影响力,不上不下的专区贡献规模。毛利解决生存问题,影响力降低宣传成本,规模打磨服务能力。所以,一定不要给人唯低价论的印象,这等于露怯,表示对外宣称,我做不了带服务的,我也不要脸。正确面对价格,在不同质量层次里有理有据的选择相对低价,体面。
第三,是被考核机制吓了一跳。引进人每个月要引进1款爆款级别的单品,如果连续三个月没有成功,就被淘汰,如果有,就安全一个月,然后在滚动的三个月里继续考核,直到被淘汰。这种急迫的以结果为倒向的考核方式,其实就表明公司只关心一件事:来应聘的,你有多少爆款产品资源?有是吧,有多少抓紧掏出来,因为引进人一直在三个月试用期里。
那什么是爆品呢?就是以平台视角,自然销量有保证的,能给30%毛利的,实销实结的,相对独家的药品,拿来后还要先试销,用户认可达标了才算。平台现在的爆品是月销量30万元的,月销能到100万的,非常稀有。
来算一下这个指标。
首先看价值链,药店愿意买单的产品至少包含50%的综合毛利,平台再抽走30%,当然统一按零售价换算平台费门槛是15%,也就是说爆款的拿货价至少是35扣。市面上35扣的产品假如说是无限吧(呵呵)。
然后再看流通,零售价太低的,药店也没热情,零售价太高的,又不适合非医保店,这样适合公司现有客群的,是5-30元区间,自费的产品是主流。在这个前提下,有这个毛利空间又能满足零售价的产品,在现有口服制剂的分类里占比不超过40%,而这40%的产品里,80%的厂家通过控销,自营,广告等一系列操作,自己独立就能生存的很好,剩下的,有互联网尝试愿望的厂家大概在20%,在这些厂家里,几乎又有50%的厂家没有能力付费,这个比例会随着政策收紧越来越高。这样,如果广阔市场以9000亿规模来看,假如都是口服制剂来填充,其实满打满算合适的市场只有9000*40%*20%*50%=360亿的规模。
这个盘子,需要YSB与一众老的地方商业,还有雨后春笋般的新平台共同切割;如果YSB凭借梦幻般的竞争力一举拿下80%的规模,但按二八原则,80%的销量又是由20%的品种贡献的,那这样爆款单品的巅峰目标是360*80%*80%=230.4亿。这样来看,YSB至少要强控230个年销过亿的爆品,国内目前这样优质的产品,控一个成本要多少呢?投资人有觉悟么?
回到指标上,按以上逻辑,以目前80到100人的引入人团队规划,一个人引入2到3个过亿爆品,就摸到市场天花板了,也就完成了在平台的历史任务,可以养老了。如果拿不到过亿单品,就用千万级的凑,30个千万级单品,每月一个的话需要3年半。
再看看指标工作量和难度。如果找100个品牌能找到一个千万级的产品话,30个千万级,至少需要沟通3000个品牌。这里不考虑优质品牌的稀缺性,也当无限考虑(呵呵),每个品牌跟进1周,至少需要3000周,就是62.5年的工作量,每周跟进10个品牌,也需要6.25年。而要在3年半里做完这个工作量,才刚达到不被淘汰!这是多么苛刻的考核条件啊!
弱弱的考虑一下,再怎么高效的引进人,他能持续输出吗?
4. 平台服务既然已经很强大,为什么还要从传统从业人员手里掏资源?
“万一成了呢”这句话的洗脑魔力太强,让太多的创业者把梦想放的太大,狂妄的把偶然性看的太轻。
商业服务硬实力的比拼,头部企业想拉开差距已经很难,互联网企业要进场搅局,为什么不依托自己的自身优势呢?扬长避短,找准传统行业的短板,找对能借助的肩膀,然后再发力,岂不是更好?为什么要放弃自身优势,下场去抢搬砖的活呢?
传统行业的人很容易就顺从了互联网的诱惑,因为生存在环境长期固化的这些人,只要薪酬前景甚至想象空间多一点点,就会动摇,是正儿八经的认知上的韭菜。所以互联网公司找到并挖走成熟业务中起连接作用的人一点都不难,这是成熟行业人认知普遍单纯和生存需要决定的。折腾一下怎么了?
但这样的从传统行业里挖人,海选海试海淘汰,是传统医药人没见过的,而这样拿来就用,用完就扔的快销式人员成本控制,一定有益公司发展吗?短期建立连接时的效果立竿见影(呵呵),但忽略业务中稳定关系的维护成本,放弃了沉淀的耐心,实际是放弃了修建护城河啊,以这样的做法谈走向共赢,走向长久,是异想天开。另外,忽略成本谈产出,是违反商贸本质的。短期辉煌业绩实际是在透支企业品牌,延迟满足带来的假嗨,业务是没法长久维持的。当然,互联网的世界里,劳动密集是常识,靠996凑点画虚线,凑虚线画饼,这样的饼确实远看像饼,但近看肯定有问题。
所以人海战术引产品的神操作,正巧美股上市的同行花了差不多3年刚验证完,正在复盘,吃了不少闷亏。现在YSB自带鸡血,踌躇满志,就想折腾一下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