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籍:《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日) 奥野宣之
阅读人:小豆芽
阅读内容:前言和第一章
阅读时间:20190610
2019年6月一个慵懒的午后,闲坐在窗前刷着微信,从1min前发布的动态,刷到了3h前(足见有多无聊了)。em……还好时间不算浪费,因为我遇见了【阅读阅好读书营】的报名帖,遇见了美丽智慧的若辰小姐姐,遇见了互助成长的你们。
报名帖里有句话,印象中是这样说的,“想让100天的阅读,成为2019年的个人成就吗?”是的,我想。所以我来啦。
一味读下去,等于没有读过
一直自诩是半个爱书之人,闲暇时,也会书不离手。看到惊喜的地方,会连连称赞;看到共鸣的地方,会心心相惜;看到触动的地方,会陷入回忆。可即便如此,做的最多的依然是在书上不停地划线,持续地读下去,却不愿意去做笔记。
最后的结局,就像作者书里描述的那样:
“我以前读过这本书,但已经不记得里面的内容了……”
“虽然是本好书,但是读过以后没什么深刻的感受。”
“刚读完书,却觉得已经快要忘记书里讲过什么了。”
读过很多的书,拍过很多经典的句子,但是却未能融入我的身心,也未能变成我无形的财富。不知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呢?
不要担心,作者在书里提供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准备一个笔记本(纸质的)。用它来记录我们的随想笔记、购书清单、读书笔记,让它成为我们阅读的伴侣。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有时,看到某个词或某个场景激发灵感时,如果不马上记录下来,也许下一秒就烟消云散,再也想不起来了。所以,我们需要用提前准备好的笔记本记录并保存下来,就等于把如迷雾般的思考,紧紧的扎在了塑料袋中。
读书的五个阶段:
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
选书:记录自己想读的和需要读的书;
购书:根据需要,检查书籍本身是否像笔记里一样值得买;
读书:重要的部分按等级提炼“让我颇有感触的部分”“纠结要不要做记号的部分”“做了记号的部分”“要摘抄到笔记里的段落”;
记录:记录读书过程中产生的感动和思考;
活用:再次浏览读书笔记,在检索和参考的过程中帮助自己获得智慧。
愿我们读完每一本书,都能有扎实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