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羊角山绝对是个挺俗的地名,甚至羊角山车祸都搜出来了。
大概山头上有两个土包或者两棵树,用这个名字命名都贴切。
在紫砂壶历史上,有一座叫羊角山的山意义不大一样。
1976年七月,宜兴红旗陶瓷厂在隧道窑基建施工中,于蠡墅羊角山“新建窑”窑墩附近发掘了一座紫砂古窑址并出土了大量早期紫砂及瓯窑器残片。
简单说吧,这个小山包上发现了目前可知最早烧制紫砂壶的窑址。窑址仅有调查简报,没有经过系统性发掘,出土了紫砂壶残片,建窑年代自宋代还是明代中期同样悬而未决,总之就是这么一个扑朔迷离的小山包,被包裹在现代小区、紫砂小店和包子铺之中,渐渐的黯然。
你要抓住一个宜兴丁蜀镇的当地人问起羊角山,多半摇头,甚至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做壶人也要摊手。
今年的宜兴的雨水特别多,好不容易赶了一个晴日子,我们去慰问了一下羊角山窑址。随着一个推铁环的老人,走到了丁蜀镇蠡墅区,传说范蠡在此造别墅住过,我基本不信。羊角山坐落于此。 从一户人房后,走小路上山,半路遇上两座小坟,他们似乎对于羊角山的事还有些记忆,经过足足两分钟时间终于爬到山顶,山顶是一个小平台,被封闭并严密保护起来的黄龙山紫砂矿区尽收眼底。自2009年随着皮鞋油、玻璃水紫砂壶引起的紫砂风暴事件以来,紫砂矿被永久的封闭了。当然,上有所好,下有对策。巡逻队和摄像头并不能止住劳动人民搞生产创作的脚步,盗挖现象仍然存在,羊角山的羊脑门上,被竖直打了个巨大巨深的盗洞,不为黄金、颜如玉,只为一抔土一把泥。
还是说说羊角山紫砂窑的事吧。
羊角山窑址的发现起源于1976年,曾经的红旗陶瓷厂在建造隧道窑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位于羊角山西北角的一个宽1米长10米南北走向的小龙窑。文化层共四层,其中第三层出土了壶盖,壶嘴,壶身,壶把等器物残片。残片呈紫红色,紫砂胎质,无釉,多泥片拼接工艺,少量拉坯成型。此外,还出土了一枚宋代铜钱。 经过和南京吴经墓以及金坛宋代古井中紫砂壶遗存进行比较,专家们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紫砂壶产生于宋代,一是紫砂壶产生于明代中期,至今持两种结论者撕逼不休。
我们实地看到的羊角山是这样地
羊角山残存了大量明清,甚至民国时期的生活用陶残片,这些残片显然是在羊角山窑烧制过程中产生的残次品。有坛子,缸,油壶,虎子,盆等器型,偶尔见壶嘴,壶把。紫砂胎质,一般施土黄色釉,当地人俗成土釉。 比较特别的是,器物残片上大量的印花图案,图案非常非常特别,亭台楼阁,花鸟蝴蝶,飞龙在天,鱼翔浅底,这些生动异常的印花图案,怎么说呢,既生动又古朴。笔者曾经在古玩商那里见过一些明清紫砂施褐黄色釉水的器物,与羊角山这些陶片相仿,但是上面图案就逊色得不是一星半点。着实大开眼界。此外,在一些器物底部不乏阴文款式。
也许是由于运气和蚊子的原因,我们没有在羊角山发现真正意义的紫砂壶部件,见到的器物残片应该都属于第四层遗存。真正的第三层紫砂壶遗存,还沉睡在泥土中。睡就睡着吧。
后话
带着一些羊角山的馈赠和不知怎样的心情,和心目中的紫砂圣山依依惜别,回去准备抓紧将陶片包一个铜口,作壶承,当杯托,放到家里的茶席上添一丝古人的气息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