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头顶光环的年轻人,他们是一群典型的精英名校大学生,他们双修专业,擅长体育,会多种乐器,掌握几门外语。并参加为世界某贫穷地区组织的援助项目,而且有精力发展几项个人爱好,总之于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于外,扶贫济困魅力无限。
但是,当那曾不可一世的自信和完美无缺的光鲜外表被剥离之后,会发现这群年轻人身上寄居着令人窒息的恐惧,焦虑,失落,无助,空虚和孤独。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承受巨大的压力,会导致精神焦虑,那么同样是这群学生,他们进入大学之后,这一切又怎么可能自然的得到改善呢?
有调查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心理上出现了轻重不等的问题,有自卑,发展性障碍,沮丧,焦虑,饮食疾病,致残,精神分裂症和自杀倾向等等。年轻的一代,似乎被一场抑郁的流行病所包围。
有两种相互矛盾的育儿方式,一种是直升机式父母,他们盘旋在半空,时不时施加压力,时不时批评他们,坚信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严格的,有秩序的,受监督的过程,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力。
另一种属于溺爱的父母,他们会盲目的赞美自己的孩子,把他们形容得天花乱坠,在他们看来,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孩子应该追寻自己的热爱和梦想。
有一位父亲讲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们就是要做对事情,培养出完美的孩子。
生活在精英家庭的孩子,挣扎于被认可和有价值之间,研究人类个性发展的专家认为:家庭每送出一位孩子,孩子一直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自由的,但其实他们不过是走上了一条完成父母使命的道路。
一位耶鲁大学毕业生,回顾自己与母亲之间的博弈,他说我的母亲会千方百计的为我提供资源,帮助我这么一位,来自普通的中产阶层家庭的孩子,进入精英的圈子,她希望我能够获得一切,但恰恰不让我得到我想要的。
现在我们的社会,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和关注,似乎就围绕着单一的目标而建设。在过去我们所大力提倡的价值观,好奇心的培养,道德观的树立,社区归属感的建立,民主公民意识的建设等,都已经不见踪影,更谈不上要强调游戏本身的乐趣和自由,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童年。
在作者20多岁的那个年代,当时的社会有个更激进的说法:要么你是才子,要么你就是废物。这种赢者全盘皆赢,输者全盘皆输的心态,在优秀的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将来要么就住别墅,要么就住贫民窟,要么就读常春藤盟校,要么就是浪费生命。这种思考方式不容许中间地带的存在。
犹太家庭富于教育成败的罪恶感,在其他文化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倘若你不能给你的父母带来荣誉,你将深感罪恶。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不管是什么种族,在全世界都通用,人性使然,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