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互惠
【学有所获】
互惠原理认为,我们应该尽量以类似的方式报答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简单的说,就是对他人的某种行为,我们要以一种类似的行为去加以回报,如果人家施恩于你,你就应该以恩情报之,而不能不理不睬,更不能以德报怨,于是我们身边这一最有效的影响立武器,就被某些人利用了。
【学以致用】
心理弱点
感恩图报
比如你过生日,你的朋友送你一本书,当对方过生日的时候,你肯定会送给朋友小礼物。这种互惠原理植入我们传统文化中,‘礼尚往来’‘知恩图报,善莫大焉’,只接受确不识回报的人,是不受社会群体欢迎的。
负债感
比如面对商店里热情的服务员,对方“伺候”你试了很多件衣服,会觉得不买就对不起人家,这就是商家运用的互惠原理
互惠原理表现形式
互惠式让步
如果他人对我们做出了让步,我们也会大概率的做出让步,可以成为“先大后小策略”
引申经济学中,折中效应是指消费者的决策具有非理性倾向,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当一个选项集合里新增加一个极端选项后,会使原来的选择方案成为折中选项,那么即使折中选项在选项集合中不存在绝对占优关系,它也会更具吸引力,被选择的概率增大。
假如你去买橙汁,下面有两种橙汁可以供你选择:
A橙汁,600ml,12元;B橙汁,600ml,25元
结果显示,各有50%的人选择了A和B
下面看另一种情况:
A橙汁,600ml,12元;B橙汁,600ml,25元;C橙汁,600ml,58元
此时,选择B的人大大增加了,大约有70%的人选择了B,20%的人选择了A,10%的人选择了C。
这个现象就是“折中效应”,当人们偏好不确定的情况下做选择时,往往更喜欢中间的选项,因为中间的选项看起来更安全,不至于犯下严重的决策错误。
【感悟】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不乏商家利用互惠原理对我们进行小恩小惠,千万要警惕,不能否定他人的为人着想的美德,但要想明白一点是,对方的动机是什么?
【践行】
学会拒绝
第一种方式从一开始就拒绝对方善意的让步,可以成功回避这类情况。
第二种方式成功的把握大,倘若别人的提议我们确实赞同,那就不妨接受,倘若发现别有所图,可以置之不理。
【思维导图】
【时间消耗】
阅读:50min
复盘:88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