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挽救一名15岁的白血病男孩,半年时间,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安徽省红十字系统第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安徽省首例二次捐献造血干细胞者,也是安徽省首例淋巴细胞捐献者。
他叫萧相,现为利辛县卫生健康委疾控应急股负责人、县红十字会办公室负责人。
从2004年开始无偿献血,至今累计献血8000毫升,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8年7月被评为“亳州好人”,同年8月被评为“感动药都”志愿服务优秀典型。今年三月,被评为‘’安徽好人‘’。
萧相自小就立志长大后从事医学专业。2004年高考时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安徽医专。带着对生命非凡的热爱和珍重,带着对医学的无比的憧憬和崇敬,萧相如饥似渴地投入到医学的钻研上。
萧相在刚入学时就加入了志愿献血者的队伍,随后就立志成为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志愿者,但因受各种条件限制,多年都未能如愿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的一次献血时,32岁的萧相如愿地在一张《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申请书》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从此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2018年5月,萧相突然接到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他的血型与一位15岁的男孩白血病患者的低分辨型相和,让他做好参加高配样本采集和捐献前体检工作的准备。
突如其来的消息让萧相喜出望外。他知道,非直系亲属血样配型成功概率仅十万分之一,现在这份幸运终于降临到他的身上,他高兴地回家就把消息告诉了妻子和父母,妻子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也有所了解。
可是,当时小夫妻俩正计划要二胎,年近古稀的父母还想着趁自己身体尚可,再抱上一个大胖孙子。然从天而降的消息打破了两代人的家庭梦想,为了拯救这名白血病男孩的生命,善良的妻子毅然决定推迟二胎计划,开明的父母也非常支持萧相的决定。
正常的患者一般需要抽取100毫升左右,而萧相对应的这位少年却是个大块头,体重96公斤,需要加大抽取血液量,经过专家的会商,从萧相身上一次性抽取342毫升血液,历经4个半小时才完成造血干细胞提取。
当天,这袋救命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紧急空运至河北省一家医院,输进了一名15岁的白血病男孩的体内。好事多磨,半年刚过,他再次接到市红十字会的电话,他曾救助的那个孩子病情出现了反复,必须立即捐献淋巴细胞。
这个消息让一家人都懵了。对于捐献一次造血干细胞,不会对捐献者的健康造成明显损伤,但对于二次捐献是啥结果,目前医学界还没有定论。妻子认为无论对身体有无影响,但二次捐献间隔太短了,还是缓缓再说吧。
父母也认为已经捐献一次了,哪能没完没了……。萧相虽然也有所顾忌,但总觉得不继续捐下去,总是寝食难安,思来相去,他对家人说:“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了,而且,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了一个家庭,咱不能再犹豫了,还是继续捐吧”。于是一家人再次推迟了二胎计划,继续捐献“生命种子”——淋巴细胞。
2019年2月20日,萧相又一次来到中科大第一附属医院,第二次从自己的血液里为远方的“亲人”过滤淋巴细胞,经过近5个小时的采集,萧相成功抽取出90毫升淋巴细胞。整个采集过程,萧相没有为自己的身体担忧,而是心心念念地为那名从未谋面的孩子祈祷。
采集一结束,萧相顾不得休息就亲手给“亲人”写了一封信,鼓励孩子积极配合治疗。根据规定,萧相和这名受捐的孩子是互不联系的,但他觉得对方就是自己的亲人,因此萧相在信的落款上写下“一个来自远方的朋友及家人”。
2019年9月,萧相被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授予“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受邀参加了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亲自为萧相颁发荣誉证书。
这一刻,在全场热烈的掌声里,一个平凡的人心中蕴含的磅礴的大爱之力勃然迸发,这一刻,在全国人民的瞩目中,一个普通的医务工作者用职责和使命浇灌的生命之花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