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型管教后果摘抄

孩子们的管教模式可以分为三类:严厉型,娇纵型和正面管教。今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严厉型管教的后果。

严厉型的管教,是大人对孩子过度控制的管教模式,孩子有规矩没自由,没有选择,大人要孩子怎么做,孩子就必须这样做,孩子不参与决策过程,但是一旦不符合大人的规矩,就会受到惩罚。

惩罚的长期效果是孩子往往采用一下四个R中的一种活着全部来回敬大人。

1,愤恨,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反叛,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孩子通常不会清晰的意识到自己在受到惩罚时内心做出的决定。然而他们未来的行为就是建立在这些潜意识上。例如:一个孩子可能在潜意识中认定“我是一个坏孩子”,并会继续扮演“坏”的角色,而另一个也认定自己“坏”的孩子则可能会变成一个讨好者(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以此来求得他认为自己不配得到的爱。

惩罚可以短时间有效,但是不能形成长期效果。因为当大人总过度控制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时,孩子们依靠的是“外在的控制”,是大人始终在为孩子的行为负责。父母和老师最长使用的过度控制方式就是奖励和惩罚。在这种方式下,大人必须随时捕捉孩子的好行为并加以奖励,随时捕捉孩子的坏行为予以惩罚。是谁在承担责任?当然是大人,那么,当大人不在场时又会怎样呢?孩子们没法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有趣的是,那些控制性的父母常常责怪自己的孩子没有责任感,而没有意识到正是他们自己在训练孩子不负责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 期 解 读 本 期 解 读 《正面管教》 荐 语 不知何时,声讨“熊孩子”就成了社会的热议话题,重点不在于熊孩...
    饮水思源806阅读 3,384评论 3 13
  •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管教”这个词常常被误用。很多人把“管教”和“惩罚”划等号,或...
    Sting阅读 2,100评论 0 2
  • 去年刚来上海时,通过一枚朋友认识了师兄师姐,从而刚毕业的我在租房子的事情上完全没操心,住房的无论大小事情基本都不...
    雪_sherry阅读 13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