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吾小桐
1
八年前,六月的某个下午,我轻轻合上笔盖时,有一种骑士收刀入鞘般的骄傲。
窗外骄阳似火,考场上静若无人,空气仿佛停滞了一般。
抬头望去,熟悉也好,陌生也罢,全是屏气凝神的同门。
我听到了一场无声的厮杀,愈是寂静,愈加激烈。
一千多个日夜的枕戈待坦,一旦奔赴,便是铁马战车,一往无前。
耳边浅浅的呼吸,像是时刻提醒自己,争分夺秒,保持战斗。
在这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刻,即便考到最后一门,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我开始默默地伏案检查。细细地看过几遍,竟然真的找到一出纰漏!
再熟悉不过的常识题,不知强调过多少遍。过于熟悉反而轻视,笔尖一松就选错答案!
心里大惊,赶紧纠正。
就这样,在考试结束前的五分钟,我又从时间手里拽回来两分。
直到放榜那天才知道,这两分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2
文科一本线是596分,而我考了597分。
就是说,如果没有那两分,我就与一本大学无缘了。
尽管报考院校还存在技巧问题,而达到分数线,才是一本提档最基础的条件。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学子泪。幸而,我考上了。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虽未考出惊人的高分,生于小镇的我,还是受到了格外的关注。
大概,每一个高三毕业生都会受到格外关注。因为所到之处只有一个身份:高考生。
在那个学生时代最漫长的暑假里,身边人得知我的成绩,纷纷拍手称庆道,亏了那两分啊。
我从小是个学习不差的孩子,父母对我的期待也放得很高。即便考的不尽人意,也并不影响对我侥幸过线的满意。
而我,只觉得后怕。
假如做题的速度稍慢一些,来不及去检查那个显而易见的小错误;又或者做完题目的我志得意满,稍一疏忽。未来的我又会怎样呢?
3
九月份,当我背着行李包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看着身边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笑脸,依然在想这个问题。
四年倏然而逝,而今,我想我已经得到了答案。
毕业之后,我顺利地选择了喜欢的职业。
而我的同事,来自天南海北各个地方各个院校。985、211也好,普通本科也好,在这个职业接纳越来越多元的时代,只要你足够优秀,学历的差异,并不妨碍把大家聚在一起共事。
于是会想,即便没有那两分又怎样呢。
诚然,高考是走向成功的一种手段,却并非唯一的路径。
初战告捷自然大快人心,后劲十足同样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当年毕业的同学,举杯祝福后散去,成就高低不同,人生又有了不一样的风景。
因而,去年我的学生拿到分数的时候,或哭或笑,我却一点都不担心他们的将来。
如今,他们已是大一的学生,去年的考试似乎已经云淡风轻。前面还有更远的路要走,没有谁停留在一夕成败里。
世界上,有什么能真正阻碍人生的施展呢?重要的是保持一颗不甘人后的进取心。
拿一个平静坦然的心境,搏一场青春的战役,做自己的将军,便是人生最痛快淋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