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在微博评论里看到有说明天就来UC震惊部报道的,还有回复说震惊部已经人满了请去腾讯的。看来UC震惊部已经在行业内树立了一定的威望,江湖上小道消息满天飞很多都不可信,还是让我来为大家揭秘UC震惊部的内幕吧。
哈哈,我就想看看有多少被标题和摘要骗进来的同学:)
其实并没有所谓的UC震惊部,真要有也只有UC的运营部门。在运营部门的努力之下,震惊已经成为UC在新闻行业的代名词,就像提到小米就联想到发烧,别人说UC我肯定震惊。
UC早在诺记塞班时代就是国产浏览器的领头羊,后来者苹果安卓时代也保持了优势,随着浏览器技术的成熟,浏览器也开始承载越来越多的功能,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诸如小说、视频、新闻等等也被加入,相比微信的去中心化,浏览器则是完全开放的平台。
就新闻阅读而言其实一直是互联网的兵家必争之地,且不论新浪搜狐网易腾讯耕耘多年,后面还有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等的崛起,UC虽有巨大的装机量,但是由于产品上很难再做出今日头条那样的颠覆创新,所以就到了考验运营水平的时候了。
众所周知,网络新闻平台有修改标题转载的权利,标题党的做法由来已久,而UC则把这一招玩到新高度,就是“震惊!XXXX”。作为曾经当过记者的我,不得不佩服,因为这几乎是一个万能句式,大部分新闻都可以拿来这么改。
夸张的标题能激发用户的猎奇心理,加上社交网络上的分享只能看到标题,被震惊的用户能快速爆炸式增长,不得不说UC的运营是很成功,很多地方俨然变成震惊造句大赛。甚至没有震惊的新闻下面都有人造句,还开发了“震惊部”这个梗。
不过我觉得这样做从产品的角度是不好的,虽然利于数据的提升和知名度,但是什么都来个震惊,狼来了就会让用户产生疲劳感,当用户新鲜感过去,震惊就会产生副作用。尤其是很多订阅号为了阅读量为了震惊而强行震惊,会给平台造成不好的形象。
相信UC的产品经理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你看可选理由里就有标题夸张。
总结来说,UC的震惊是一次有风险的运营案例,目前来看效果不错。然而后续一定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短期的数据提升容易让产品经理产生错觉。过度使用震惊只会造成口碑的流失,大部分用户看新闻只是为了获取信息,而不是每天被震惊几十次。
希望UC多一点真诚,少一点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