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说影片,来和大家谈谈我以前一直在追的一档节目——《奇葩说》。
毫不夸张地说,这档节目真的是我的心头好。
从2014年开播至今,每一期节目我都没落下。
作为一个自成年后就看倦国内网综节目的人来说,我追到这份上,也算达到真爱粉的标准了。
那我今天就以忠实观众的身份,先题一首藏头诗来谈谈对《奇葩说》第五季的“爱恨交织”。
《奇五之感》
之一
爱至心头坎,
恨铁不成钢。
交杂娱乐感,
织成烂尾裳。
“爱”至心头坎
·传递一种包容性态度
马东之前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
“我们不去争论谁的观点强弱,输赢也并不是很重要,我们节目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多元的观点在这里碰撞。”
时代的朝前化发展,人的个性化也是越来越彰显。
只有当包容性与个性化相融,多元态圈才能形成。
毫不夸张地说,奇葩说冲击着我的,是我的旧思维定势,它启发着我去颠覆从小到大所接收到的传统认知。
第一次看奇葩说,是在高考后的暑假。
当时奇葩说是开播到第二季,我一下子喜欢上这个节目,于是后来拼命补看。
在观看的过程中,有一位选手让我印象很是深刻——姜思达。
说实话,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觉得这个男生,妖里妖气。
因为从小到大,身边的环境都是把稍微带有女性柔气属性的男生当作是“口诛笔伐”对象,同学会给他们起难听的外号,带着有色眼镜嘲笑他们,甚至故意找碴给他们难堪。
反过来,女生只要性格比较刚烈,嗓门稍微大一些,也随时会被扣上“男人婆”的帽子。
这种因性别特点成为欺凌对象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是十分常见的。
我不是这类校园欺凌的参与者,但不得不承认,在那种环境长期的影响下,曾经年幼的我在无形中也是被那种“男性就只能性格刚强,柔气只能属于女性”的思想给同化了一些。
所以,当姜思达出现的时候,他散发出来的气质,让我不自觉以一种怀疑的态度审视着。
首先是外表,姜思达的每次出场,服装、造型以及妆容都是很有个性,并且大多偏向女性化;
其次是称号,他勇敢地自称为“名媛”,节目里,别人也亲切地称他为“大美玲”;
最后是仪态,他会在开场或是辩论过程中,有时会摆出女生惯用的娇态及语气。
如果你没有看过《奇葩说》,仅看我以上对他的描述,你或许也会和刚开始的我一样,把姜思达归类为“娘化”群体。
这是我对姜思达的初印象,他的出现只是让我觉得点睛了节目名称,无厌恶之意但也无太多好感。
后来,姜思达的辩论表现却印证了——
漂亮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他身上发生的故事以及成长环境使然,注定了他会成为与寻常人不同,特立独行的那个人。
他勇敢地承认自己是个同性恋者,并且不惜在节目公开表白一位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他却又不愿意透露身份的男粉丝。
他对爱情的憧憬与渴望和我们这些异性恋相比没什么不同,存在不同的反而是——
就算身处于非主流价值取向,但他却比绝大多数人都敢于做自己。
他的精彩辩论,让观众一步一步地深透到他的个人魅力以及独到的思想观点,忘却掉曾经对他的“以形议人”,扔掉以往给他贴上的“娘化”标签。
姜思达在《奇葩说》每一季的成长进步,惊艳到我的同时,也将我狠狠“打脸”了——
不要因为初印象就将一个人标签化,每个人的外表都是一副武装面具。
请宽容些心态,放慢些脚步,给机会让别人把个人魅力绽放出来,而不是一开始就用自我的旧认知杀死掉藏在防尘布下有趣的人生风景画。
包容的心,不是每个人都有。
但学会去拥有,你的眼睛,肯定能比其他人眺望到更美丽更广阔的远方。
“恨”铁不成钢
·赛制难度与辩手水平不匹配
奇葩说每一季的更新,都会制定新赛制,这也是为了制造更好的节目效果和新意。
前四季的赛制,属于小范围内的更改,但第五季开头的几集,在我看来,是有些玩脱了。
因为赛制的高难度与选手的辩论水平完全不匹配。
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人身上,赛制的难度是无辜的。
首先从节目的slogan说起,以往节目的开头,马东都会把一句话挂在嘴边——
这是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
但开播的第五季,节目却悄悄地把这句口号更换为——
“I can I BB”。
从“辩论”转化为“Bi Bi”,就能预料这一届的选手辩论的水平是几斤几两。
顺其自然的,第五季出现的新奇葩有情感博主、视频美妆博主、测评博主、农村创业大妈、话剧打杂人员等。
我并不是在批评这些职业领域的人不够资格成为奇葩选手,我反而是想表达——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否则,硬是要上场,就要面对初赛一上来就要在3分钟内进行轮流质询辩论,复活赛就要采取“车轮战术”,辩手必须当场30秒说出一个观点,准备时间非常短,三个回合胜利才能晋级。
这对于非专业辩手来说,难度真的很大。
所以,也就出现了有些选手“输出全靠吼”,最后竟然还能晋级的荒诞现象。
就因为这点,可以说是完全毁掉了我对《奇葩说》的期待与好感。
前四季的新奇葩选手,很多人的职业或者身份,其实没有很特别,反而是观点很新奇,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
但是在这五季,我们可以看到,节目组其实是有意且重点地想把新奇葩的职业或者身份放大出来(从入选的新奇葩的身份就可以看出来一点端倪)。
为的就是便于选手出场时可以给自己贴上奇葩身份的标签,然后在辩论的时候再努力地去迎合这个设定。
正式交战的时候,当TA们被老奇葩的观点全然击倒,不知如何反驳的时候,只能使出一招——
耍赖式躲观点,老赖式瞎扯皮。
这一招如果能把全场气氛点燃,观众被你逗笑,你还是有很大几率留下甚至是反败为胜。
因为去留权掌握在观众手中。
如果只有一两个这样的暖场选手,那还可以原谅,毕竟综艺节目也是需要一些欢乐时刻的。
但是!当这种选手占比率超出一半的时候,我就怀疑自己看的不是奇葩说,而是真瞎说!
靠“理”取胜,凭“智”夺魁,实为“辩”也。
只有刀光剑影般的论辩之景,才是以前那个熟悉的《奇葩说》。
“交”杂娱乐感
·失衡点的出现
在西方,辩论文化和演讲的氛围非常浓厚。
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竞选政治领袖就要通过向民众演讲来获得选票支持。
而在雅典时期,各学派林立,其中有著名的“智者学派”,各种学说之间的相互辩论是极为盛行。甚至学校教育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论辩之术”。
那影响到至今,大到备受全世界关注的美国总统竞选,就是采用对选民演讲,与竞争对手辩论两种方式的结合来进行选举。
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没事观看辩论赛和听演讲,对于TA们来说,这都是很享受的日常化行为。
这也是为什么别人创办的TED演讲活动能够经久不衰,因为谈辩类活动都是西方社会民众关注度和参与度很高的事。
但是在中国,“辩论”对于观众来说,属于一个小众事物,它不像“演讲”那样普及。
打辩论以及观看辩论赛,大多都只是混迹辩论圈的人感兴趣。
而《奇葩说》的应运而生,对于推广华语辩论文化,让民众多关注辩论赛事,都有着至关的重要性。
那如果只是照搬正式辩论赛事的模式,不就和正常的辩论活动无异?
所以为了能够让辩论赛更具备观赏性和趣味性,提高观众的喜爱度与接受程度。
马东在从赛制的更改、导师的邀请、新老辩手的挑选三个方面入手,在“严肃的辩论”与“搞笑的综艺”两者间寻求到了一个最佳平衡点。
后来《奇葩说》立马一炮而红,第一季在豆瓣就有9.1的高分。
所以“交杂娱乐感”本身并不是个坏事,只要拿捏好程度,反而是有助于节目的后续制作发展。
但是“掺杂娱乐性”是一个风险行为,因为一旦把握不好这个度,很容易就沦为平庸之作。
《奇葩说》在赛制设定上体现的“娱乐性”就是将输赢权交给观众,专业的辩论赛则是由专业的评委一锤定音。
而辩论赛一旦掺入娱乐性,就要求辩手还要具备一定的控场和热场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综艺感”。
选手在辩论过程中需要和现场观众时刻保持一种无形的交流。
打倒对方辩友的论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征服现场观众的情绪。
这是关乎晋级的“铁律”。
所以就算第五季的新奇葩本身思辨能力不够,也能靠“表演欲”或“段子手”来凑。
当越来越多选手辩论水平很差,却能依靠这样的手段成功晋级。这也就是在慢慢打破马东一直以来在极力维护的平衡点。
所以这一次,第五季是完美地越过了平衡点,并滑向了下坡路。
“织”成烂尾裳
·综艺节目的生命力
文创产品的成功,其实都离不开三个因素:观众需求、创新、态度。
那《奇葩说》第五季的烂尾,其实也离不开这几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是否能贴近群众生活来增强感召力
《奇葩说》每一季能够获得很大的关注度的原因之一在于,其辩题紧跟社会生活现状。
由于节目所讨论的问题跟民众生活密切相关,就自然提高了观众的关注度粘性。
能做到这样,是因为《奇葩说》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节目组会在各大社交平台搜罗热点新闻,再整理好信息,最后让观众投票选出最感兴趣的辩题。
在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上,《奇葩说》做得还是很成功。
第二,是否能带来审美升级
拍“系列之作”的最大难题和关键在于——
要在原有基础上玩出花样与新意,满足观众期待的同时又不会带来审美疲劳。
《奇葩说》做出的创新主要依靠:导师的选择、赛制的更改、新老辩手的组合。
其中,后两项的综合在第五季没能创造出惊喜。
每一季都会改赛制是节目的传统,因为不同赛制加上不同辩手的组合碰撞,才会会带来不一样的观感体验。
但这一次的雷点在前面也谈及了,赛制难度与辩手水平不匹配导致整体节目质量水平下降。
老辩手退居高位,新辩手总体水平令人堪忧,除了个别厉害辩手和几位导师还能值得一看。
这就是节目坚持做到了第五季,目前却深陷于高不成,低不就瓶颈之境的无奈事实。
第三,是否能守住初心
一档节目的产生,必定有其创作的初衷和制作的意义,来激励着后期的制作和最终的上映。
《奇葩说》这档节目的出现,是填补了中国第一档语言类的辩论形式节目的空白。
提供一个讨论当下社会某些现象问题的平台,召集来自不同“次元”的青年代表。
以“辩论”的形式,说出不同群体的心声之意,使思想火花相互碰撞,让所有站得住脚的观点通过屏幕都发射出去。
我觉得这就是马东想制作《奇葩说》的初心。
初心能否守住,全凭态度。
而一个节目是否有态度,观众是可以感知得出的。
《奇葩说》第五季的开播的前一天,就开始在微博上面爆出“打人事件”,后来热度不减,直接上了两次新浪热搜;以及又爆出马薇薇与周玄毅离婚事件。
这两个重磅新闻偏巧不巧,就在开播前爆出来,那这是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呢?
大家都见惯了各类营销事件,这也很难让观众相信只是巧合吧。
《奇葩说》都已经做了四年,也积累了很多忠实观众,这类重磅新闻,其实不会很博人眼球,反而是会让观众对辩手产生了另一种印象的解读,从而会对节目的喜爱程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毕竟辩手是节目的灵魂,灵魂要是受到了撞击,身体还能安然无恙吗?
后来,在扑朔迷离的热搜风波中,观众还是满怀期待地等来了第五季。
但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在“矮子里选将军”,而不也是昔日那样的“高手过招”。
这样形式的回归,不禁让人试问,曾经的节目创作初心还有剩多少?
从节目参与者的面貌,到整体节目传达的氛围,再到节目之外的宣传我们其实都能窥探到一二。
《奇葩说》第五季成烂尾之作,从本质上讲,这也是戳中了中国影视业的一大痛点——综艺节目的生命力不够顽强。
因为我们习惯了抄袭韩综,习惯了跟风,发现哪一档节目火,便迅速做出一个山寨版本。
比如今年很火的爱奇艺出品的男团《偶像练习生》抄袭韩国的《PRODUCE 101》。
要不就用钱砸,直接买来版权,再制作出一个类似的。又如腾讯出品的女团《创作101》。
究其根本,这是一种文化创作的“惰性”和“文化自卑”。
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宣扬“文化自信”,那结果如何呢?
我们确实也有了属于中国特色的综艺节目,如《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
这也让我们欣慰了一点,但事实还是——
这些抄袭以及效仿韩国的综艺却比自家的原创综艺更受追捧与喜爱,特别是年轻人。
即使有人会反驳说自己并不喜欢这类偶像养成类节目,但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
这些“舶来品”知名度高和热度强,频频上热搜头条,红遍网络的铁定事实。
综艺节目属于大众文化产品的一种,那如何打磨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产品,我觉得这是文创工作者需要去细细思量的问题。
而我们最近有一档综艺真人秀《奇遇人生》,成为了黑马,目前豆瓣评分为9.2。
我看了第一集,便一下子知道了为何网友们纷纷给出了如此的高分。
因为整个节目的走向和行程安排,充满了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剪辑手法也没有哗众取宠,嘉宾的表现状态都是具有普通真实感而非作秀定人设。
那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真人秀,而不是拿着剧本排练的真人秀。
观众要看到的其实就是这种真实感。
值得一提的是,《奇遇人生》是我们的原创综艺。
如果能像这档节目一样真正关注到观众的需求,用心做节目,最后的评分还会低到哪里去吗?
现在如果某个综艺节目很火爆,我的第一疑问就是:这个有没有抄袭别人的?
我相信很多人会和我一样产生这种“文化自卑”的无奈想法。
其实是真诚地希望我们有一天可以不再对国产综艺抱有这种怀疑之意,而是一种坚定的自信。
只不过在这一天来临之前,我们要先戒掉文化创作的“惰性”,不要把观众当成傻子,还要守得住文创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