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分析活动的时候,不会直接分析30个单个的活动项,而常常是先看某个大类的占比。
这也就是说,需要你把30个不同的活动项用某种归类方式进行区分,我介绍5种常见的归类方式:
(一)事务性归类
事务性分类重点在描述活动本身,按照事物范围的大小进行从属。
比如这张分类图:
从属关系就是“洗脸”和“刷牙”都属于“洗漱”,而“洗漱”和“打扫卫生”都属于“日常生活”。
细分的话,“洗脸”是三级分类,“洗漱”是二级分类,“日常生活”是一级分类,因为全部用三级分类会让分类明显增多,全用一级分类太少又达不到追踪的目的,所以我们会说折中之后保留30个二级分类。
上图中的S1-S7代表着活动的一级分类,赚钱、记录、通勤这些代表子级分类。
整理之后,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图:
我现在的TimeTrack界面就是按照事务性分类,并且每年会修正一次,根据耗时长短增减活动分类。
使用这种归类方式,完整的原则是:
一级分类<7个,子级分类<30个
各级分类有从属关系,且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频繁切换和时间恒长的,只留大活动类别,细节写进备注
把用时少的小分类全丢进“其他”
再仔细看你可能会有些疑问,“睡眠”可以从属于“日常生活”啊,但为什么单独拎出来成立一个一级分类呢?
因为第二条原则,“频繁切换和时间恒长的,只留大活动类别”,睡眠时间基本恒定8小时,这样一个恒长的时间,如果归类在“日常生活”里一起分析的时候,就会因为相对变化不明显,忽略掉一些变化。
每天的工作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为什么只留下“工作”一个分类?因为“工作”需要被频繁切换,比如工作包含“写报告、开会、接待客户”等等,工作场景往往很少有独立的大时间块,你的工作经常会被打断。
如果你被打断一次就切换一次,那成本就太高了,所以我倾向于,只记录“工作”,中途被人打断不管,做了哪些事统统丢进备注就好。
最后,像是“寄快递”,“体检”这些一年加在一起可能也就花不到5小时的小活动,就没必要单独创建一个分类放在界面,让你天天惦记着,统统用“其他”活动项加备注代替就行。
用这种“事务性分类+细节备注+’其他‘”把分类控制在30个以内没问题,为什么是30个?
因为刚好手机一屏以内,避免下拉找活动,省力!
(二)损益性归类
损益性分类就是用“时间的好坏”进行区分。
把所有活动分为“增益时间”、“损害时间”、“中性时间”三大类,比如我们可以把“娱乐”和“游戏”归类为“损害事件”,把“写作”和“读书”归类为“增益时间”,把“洗漱”和“出行”归类为“中性时间”。
主观的把活动项分为“好坏”虽然偏激,但对潜意识的影响还是很强的,比如我之前会把“睡眠”归在“损害时间”下,当我睡久一点儿的时候就会有愧疚感,而且千方百计的想通过压缩睡眠时间来提高效率,但是最终证明这不是个好方法,所以我把“睡眠”重新归类到了“中性时间”,今后再启用它的时候,就心安得多。
虽然TimeTrack的“本职工作”就是记录时间,但是单纯损益分类,有时候会让你陷入“单指标陷阱”,因为即便是“娱乐”,也存在好娱乐和坏娱乐,不能一概而论。
就像我们不能把玩游戏的人一棒子打死,说玩游戏就是堕落就是不务正业,玩游戏也可以学知识啊,比如LOL学团队配合,武林群侠传学人体穴位图,星际学战术等等,只是这些行为相对产出低。
损害时间也有收益,比如我分析“娱乐”时间里看电影的“收获”如下图:
对产生正面情绪的影视剧后面标注“1”,结果发现有收获的电影占全部影视剧32.5%。
同理,我们也能用这种方法去分析“娱乐”时间下全部行为的收益率。
比如“娱乐”时间包含的影视剧,玩手机,玩游戏。我发现收益率从高到低的排序是:影视剧>玩游戏>玩手机。那么我们的第一要务是什么?当然是想办法控制自己玩手机啊,毕竟是“差中差”,不仅是损害时间,而且收益率还特别低,也就是说,玩手机的时间就像是打水漂了,连水花都没一个的那种。
(三)场景归类
我们还可以把时间按照不同场景分类,比如在“家里”的时间,在“路上”的时间,在“公司”的时间。
通过分析不同场景的活动项分布,找出对自己来说最高效的场景。
(四)优先级归类
我们常使用四象限模型进行优先级排序,那么我们也可以按照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优先级来分类。
通过分析每天在这四个象限类型消耗的时间,主动提高“不紧急但重要”事件的占比,主动降低“不重要也不紧急”事件的占比,增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性。
(五)角色归类
当我们启用任何一个活动项时,还隐含了一种分类,那就是是你独立完成,还是多人完成的?比如同样是“工作”,这里的角色可能是只有“我”也可能是“我和同事”,还可能是“我和朋友”。
通过不同角色的标记,可以找出你对不同角色扮演的用心程度,比如你是在“职员”身份上耗时更多,还是在“子女”身份上耗时更多?
从这五种归类方式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归类方式是归类和活动一一对应,另一种则是归类和活动随时可变。比如事务性分类的“洗漱”固定从属“”日常生活,而优先级分类“工作”可以是“重要紧急”也可以是“不重要但紧急”。
我自己在TimeTrack界面用“S*”标记事务性分类,在Excel中用vlookup函数匹配增加了“损益性分类”,这两种分类方式和活动项就是长期固定的,比如“娱乐”从属“娱乐休闲”,同时是“损害时间”。
而另外的3种分类方式是可变的,比如启用“工作”时,参与的角色可能不止我一个;且当下的工作可能是“重要且紧急”,又或者我是在“路上”完成工作。
这种可变的分类我们可以用TimeTrack内置的“标签”功能实现。
开启活动时,在“标签栏”写上标签,打上不同的标签,导出数据时我们就会看见表格中多了一列标签数据。
你对不同活动的分类越精细,后期你能通过Excel分析深究的内容也就越多,但是你需要权衡前期设置分类和标签的投入,选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搭配。
我目前使用事务性和损益性归类,不使用标签功能。
还有同学发现我是用Excel匹配和替换的方式添加归类,为什么不直接使用TimeTrack自带的“群组”功能呢?
操作:在类别选项卡-右上角“+”-打开“群组”开关-设置群组名称,如“娱乐休闲”。
接着进入新创建的群组,点击项目的“+”号,添加归属在“休闲娱乐”下的所有活动。
完成后在最近30天的柱形图区就能看下下属的所有活动时间趋势。
开启群组功能后,在活动选项卡界面会只显示一级分类,然后右上角显示包含的子类数量。
如果需要开始记录子项,则需要点击两次才能到达目标活动项,增加了记录成本,如果想同时使用群组功能,但所有活动项不被折叠显示的话,可以在“更多-设置-活动标签组”,打开即可。
想重新把已经归类的群组移动到其他群组下?编辑,移动到顶层即可。
那我为什么不用“群组”呢?因为设置“群组”后就不能按照单个活动项排序了。
举个例子:
现在设置了AB两个群组,群组内的活动分别是abc和de,我打开“活动标签组”功能,TimeTrack活动页显示全部子类活动,但是我在类别页调整活动排序的时候发现,A群组下的abc没办法突破A的限制,也就是说我希望界面的排序是cdeab结果不行,因为d属于B群组,这样排序跨组了。
实际使用中我认为“按照频次布局”比“群组统计”更重要,且我能使用“S*”标识代替群组功能,所以就没用群组功能,这个小缺点已经跟开发者反馈了,目前大家看是排序更重要还是群组统计更重要,自行取舍。
等你活动分类和时间归类都解决了之后,在实际切换活动中,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
当我同一时间做了几件事,这时候我该怎么记录呢?
下一节,告诉你我推荐的3种解决方法。
完整电子书:《时间去哪儿了:柳比歇夫时间记录法实践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