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答啦:道可道,非常道,说说行政区划史上的道。
唐朝时期,实行州县两级行政区划体制,是由于唐朝的疆域广大,州的数目有300多个,要让朝廷中央直接管辖这么多的一级行政区,在那个时代是不可完成的事。于是唐朝中央政府不得不在州县二级政区之上再设一级监察区,对全国各地的州县治理情况进行监察。于是,唐太宗下令将全国划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个“道”,每个道派出巡察使,在所在辖区行使监察职责。
到唐玄宗时期,又将面积广大的江南道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将山南道分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另外,将关内道的长安城周边州县分离出来增设京畿道,将河南道洛阳城附近州县分离出来增设都畿道,这样就形成了唐玄宗时期的全国十五道。
宋时期废道改设路,但同时的辽,保留了唐朝的“道”这种区划。辽实行“五京制”,先后设立了上京临潢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同时以五京为中心,将全国划分为五个道,分别为上京道、东京道、南京道、中京道、西京道,合称五京道,道以下又划分为府、州、县。
明清时期,行政区划为省、府、州县。民国时期,废除府州,直接简化为省——县两级。但因为每个省直接管辖的县数量太多,因此民国政府又将明清时出现过的省的派出机构——“道”请回来,1914年在省和县之间增设道这一级行政区划,全国各省共设立了93道,每个省分设三、四个道。道的长官称为观察使,后来改称“道尹”。但是由于每个省内道的数量较少、面积广大,并没有起到一级行政区的作用。1928年,南京政府又废除了北洋政府设立的道,在省和县之间设立若干行政专员公署,所辖区域“专区”,此时专区的面积大小和数量已经和后来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地区、地级市接近了。
关于“道”,我们先分享这些,在下一篇文章中,地理答啦将和大家共同分享“州”这种在我国行政区划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政区形式。希望大家多多指点、共同交流。
(欢迎关注地理答啦,一起分享人文地理和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