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一日,我们一行18人从九寨沟景区出来,来到一户藏民家中。
一进门,有一位藏族小伙子,献上黄色的哈达。
据说,黄色是代表大地,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
这是一个很大的房间,地上放着三排方形的木桌,共十二桌,木桌的四周放着矮的长条木凳子,每桌能坐8个人。
在我们到来之前,房间里已经坐了好多人了。
桌子的中间是一个火锅,火锅的周围摆着各式小菜、糕点、下火锅的蔬菜和肉、辣椒面儿,火锅里也有很多肉,是调了料味儿的。
每个人都有一杯青稞酒,我喝了一口,感觉有点苦味,酒劲挺大。
每个人前面还放着一杯热的酥油茶,这个茶很好喝,一个藏族小伙拿着壶,随时给大家续上茶,特别周到。
大家边吃边看表演。
主持人是一个藏族的卓玛。
卓玛是对藏族女人的称呼,意思是美丽的女神。
主持人对来做客的游客表示了欢迎之后,宣布联欢会开始。
先请了藏族村长致欢迎词。
村长佩戴着穿着珠子的项链,价值二十多万元,手上戴着一个大戒指,身上佩戴一把藏刀,身穿藏族礼服。
这是藏民的一个礼节,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热情欢迎。
村长讲完话,文艺表演开始,第一个歌是村长的女儿唱的,接着有三位美女跳起舞来,气氛随之活跃起来。
主持人要求:
每一个节目表演之后,认为表演的好,大家要大声喊,亚索亚索亚亚索!
亚索!亚索!亚亚索!
藏语:意思很好之意!
喊的同时,把两只手举起,手心向前,食指和中指同时有节奏的向前勾指,其它手指握着。
藏族人称男士为扎西。
接着又有两位“扎西"表演了独唱歌曲,场面变得特别热烈,游客和藏民同时的“嗨”了起来。
主持人叫到两个游客和藏族的卓玛互动。
一个雄安的医生和卓玛对歌,是电影《刘三姐》曲子,歌词是自己编的,特别幽默有趣。
节目在进行着,大家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聚餐之后,人们来到外边又举行了篝火晚会。
篝火不是烧出来的篝火,是把红绸子,用鼓风机吹起来的,像篝火燃烧一样,即安全,又环保,还节约。
人们把“篝火”围在中间,随着“火苗”的飘动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舞。
晚会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每个人脸上都露出笑容,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
编后感:
回想我在单位时,单位每年也都组织联欢会,也有一些人表演节目,一般都是很正式的,中规中矩的,表演完一个节目之后,大家热烈鼓掌,其他互动没多少,这么热烈的场面基本没有。
在家过年过节,家人、亲属在一起吃饭,每人轮流祝福,也很少有自家人唱个歌,出个节目的很少,所以气氛不是那么热烈,一顿饭吃完,大家并没有感到轻松,并没有放空的感觉。
我曾经看到过朝族朋友聚餐,吃着、喝着、唱着、跳着,载歌载舞,喜气洋洋的。
有一个电视剧里,一家蒙古族人聚餐,里面有一个情节,家里的父亲要求在外多年回来的儿子唱歌,儿子不会唱,父亲说不会唱也得唱。
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人们可以通过歌唱、跳舞等形式,把烦闷情绪释放出来,并且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感情真挚,待客热情,讲就礼节的这些特点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