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暑假实践——回忆两弹元勋
36年前的今天,中国的一位杰出科学家逝世了,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36年后的今天,无数学子踏入高等学府,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是前人作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我们才能拥有而今美好的生活,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毅然报国,为国奉献的人们,故在36年后的今天,宣传“两弹一星“精神的同时,怀念这位杰出的核武器研制的开拓者,奠基者。
邓稼先先生出生于书香门第,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并于1941年进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便毅然回国,后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于1958年秋,邓稼先义无反顾的加入研究工作中,自此,他的身影只在沙漠戈壁中出现。自此,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带领大家刻苦学习理论,日夜挑砖拾瓦搭建实验场地。在各位科学家日以继夜的研究下,中国凭借自己的力量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和氢弹。晚年期间,由于先前受核辐射影响身患的癌症使得他饱受折磨。最终,因为癌症而去世,可他临终前还想着中国的科学事业,并叮嘱到:“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他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典范,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骄傲。
在宣传“两弹一星”精神时我们应该想到这一批优秀的科学家们,铭记他那不计名利、甘当无名英雄和艰苦奋斗,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号召广大科技人员向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