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累的时候,记得想起我 "
我们总是告诉自己,现在多吃点苦,以后就会少低一些头,多读一些书,然后才能在以后的人生舞台上长袖善舞。
坚强过了头,就算半夜生病,旁边无人,自己一个人委屈的想哭,最终也还能硬撑着一个人打车去医院,抽血化验拿药打针。
年关将至,这时各地大大小小的车站估计又要异常拥挤起来。
春运,运走的是在外漂泊的游子,更是一颗颗迫切的想飞回家人身边的那颗心。
我知道,不是这世上所有的喜欢都能换来想要的回应,也不是你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想要的报答。但我更清楚,前行的路不必怕,因为累的时候,自己的身旁一定有人在。
“我有的时候想,我可能是一个早慧的孩子,在自己人生的这条路上,寻找光,发着光,虚构光。我有点小聪明,也爱慌不择路,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只是还好有你,不离不弃,一直在身旁。”
周六下午三点半睡到九点多,醒来后条件反射的摸出床头的手机翻看。浑浑噩噩中看到堂姐在朋友圈发了她儿子的照片。堂姐去年结婚,今年喜得贵子,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家庭,但一家人的生活也是和和美美,令人心生艳羡。
手指滑到未读短信里,看到有未读的信息。心想估摸着是10086又来催我缴话费,毕竟除了中国移动好像没有谁会这样频繁找我。
点开看的时候,发现是很久未通过电话的老妈,灰色的对话框里写满了类似“不要熬夜”“健康很重要”等等的叮嘱。
不自觉的眉头一挑,觉得我妈总是神神叨叨的发给我这些叮嘱,手指往上滑,保存的好好的来自老妈的短信每条都大同小异,虽然每一条都有看,但有的回了,有的没回。一瞬间的黯然失神,开始回想,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老妈的短信每条必回的自己变成了现在好像习惯成自然。
突然想起不久前和她通话,抱怨起自己这半年来情绪低落,幼稚的拿自己同别人作比较,觉得自己好差劲啊,然后没有来由的感觉负能量爆棚。接着就听到老妈说:“你啊,你心里装进你爱的人就不会这么迷茫没有动力了,就像我和你爸,为了你什么都愿意做。”然后自己拿着手机,长久不知道怎么接话。
“别害怕,有我在。”
“你是最棒的,我支持你啊”
这些后来我们无比渴望从情人口中说出的话,都忘记了原来家人一直叮咛着自己。在身边的时候他们毫无怨言照顾你,不在身边的时候也在反反复复给你加油打气。
难过的话就说给我听吧,饿了的时候给你煮夜宵吃啊,不想在外面飘了就早点回家吧,会一直给你留灯,如果累了,你也别忘了还有我们。
2。
想到朋友年前换了新工作,要介绍新的环境新的上司新的同事。约我出来吃火锅,吃饭的时候,看她一直闷闷不乐,疲累的神情毫不遮掩。然后听她支支吾吾的感慨,说一切刚起步这日子不好过,又说自己换工作的事情都没有跟家里人说,就怕他们担心。
于是想起电视剧《欢乐颂》里失了业的邱莹莹,想到她被辞退后她的家人担心她,特意跑去大城市里看她。心想如果要是被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外面过得艰难,一定都会担心得睡不着觉,然后千里迢迢跑来看子女一眼才会觉得安心吧。
我以前常听“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时,起初也不是很理解。
如今在外飘荡数年,捱过冷冽的霜风冷雨,受过刀子般的白眼和排挤,被人冷言冷语的嘲讽过,也被人开心真诚的拥抱过。然后开始学会转换自己的角色,体会到那份担忧之情里浓浓的无奈哀愁。
家是一个困顿时可以用来回首的地方,也是你困了累了永远可以让你休息的地方。
它会让你不对自己的存在产生怀疑,让你从绝对的孤独中的得到一点点虽然微妙但不可或缺的拯救。
的确,家有的时候给你温暖,有时也让人抓狂,但这世界里道路偶尔黑暗,家人却会为你点亮仅有的光,让你看清要走的路。陪着你,做你的后盾,然后跟你说:“去做你的事吧,被担心我们,我们会一直在的。”
3。
下班回家的时候,被堵在下班高峰期里。坐在出租车上跟司机闲聊,听到他担忧自己儿子今年的高考。不禁在心里感慨,要把从怀里抱着嗷嗷待哺的小儿,养成能自己扛风扛雨保护自己的人,这得花多少心血和精力。
被呵护的孩子,感觉就像是如河蚌般的父母,用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血和肉磨出的一颗珍珠啊。
“十年太长,什么都可能会变,一辈子太短,一件事也有可能做不完。”
起初看到这句话时感触颇深。有的时候会执拗想不通,觉得这世上没什么会一直陪着自己,黑暗里连自己的影子都会将自己抛弃。可是家人,他就是会一遍一遍敲你渐渐关的越来越紧实的心门,让你抛弃这种可怕的偏见,告诉你:“外面风和日丽啊,快出来和我们一起走走吧。”
在外工作时,闲下来了,会自己在厨房给自己做晚餐,偶尔回想着妈妈做菜的步骤,然后就想小时候跟在她后面蹒跚学步时一样,小心翼翼慢慢模仿。
放多少油,添多少盐,香料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又该转成小火。
可是出锅后夹一筷子尝尝,味道却不一样。是吧,他乡太苦,而家的味道,模仿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