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潘金莲故意制造响动惊吓官哥儿,李瓶儿气得泪珠滚滚,但又敢怒不敢言,那边西门庆在对门房间里和伯爵、崔本、甘伙计吃完酒,径往玉楼房中歇息去了,第二天又被周守备请去喝酒去了。
李瓶儿看到官哥“一双眼睛只是往上吊着”的,说白点就是一直翻白眼,这个现象把李瓶儿吓得不轻。按照现代人正常的脑回路,小孩老人有疾病应该是第一时间寻求医助,然而李瓶儿也是半个蠢人,第一想到的不是寻医而是想要通过印造佛经,赶八月十五日岳庙去舍,以这种方式来给官哥积阴德。刚好薛婆子和王姑子两个尼姑又在家里宣讲佛经,拿了官哥儿压被子的一对银狮子就要走,被孟玉楼拦下,孟玉楼可能也是知道这两个尼姑子的品性,说不能就这样拿了银子就走,要把该兑多少两,印多少经,几时才勾,同到经铺里讲个定数儿才好。孟玉楼不愧为生意人出身,至少原配也是一个做生意的人,深知钱财服务都是要当面对点清楚的好,其精明可见一斑。相比之下,此时的李瓶儿显得心急过度,已经开始有失分寸了。
潘金莲随即叫同孟玉楼一起送两位尼姑子出去,到前边看西门大姐在屋里做鞋,三人就坐着闲聊起来。女人之间,无非喜欢聊些是非八卦,聊到李瓶儿的时候,孟玉楼搬出自己刚才的行为为自己的聪明得意,而潘金莲又开始搬弄是非,说:“赚李瓶儿的钱还真是容易,但是要是官哥儿没有活下去的命,就是把万里江山舍了也成不的。现在倒好,老天开眼,让你的孩子生了病。”潘金莲的这席话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酸味,甚至已经到了带有暴力倾向的病态的地步,再怎么说一个初生的婴儿都是无罪的,说出这种幸灾乐祸的话,无论怎么看都不合适。
三人说着,贲四要来回话,却只能立在门外,按照现在的礼仪,打声招呼进门说话就可以了,可是在古代,富贵之家都有一套礼仪要讲究,其中有一条规定就是,家人之外的男女相见属无礼,都要互相避让,反而身份低下的下人则可不用避让,贲四非西门府下人,自然是要遵循这条规定。有些讲究的家庭,连女婿见主人的妻妾都属无理,所以在各种点评版中,都有点评者职责吴月娘不重视礼仪,让陈敬济肆无忌惮的面见家中的太太,以致于同潘金莲有染。最后还是小厮来安看见了,同潘金莲三人打了声招呼,贲四才得以入门汇报事宜:银子四十一两五钱,已经交付翟经儿家收了,讲定印造绫壳《陀罗》五百部,绢壳经一千部,共该五十五两银子,还找与他十三两五钱。李瓶儿听毕,赶紧称了银子送给贲四当辛苦费和八月十五日的盘缠。这一行为,又被门首的潘金莲和孟玉楼酸了一回。
说话间,门首来了个磨镜老头,潘金莲看到,忙叫小厮把镜子带出来磨,孟玉楼也叫丫头把镜子带出来磨,顿饭之间,镜子都净磨的耀眼争光,两个女人都验看了,问铺里傅伙计支五十文钱与磨镜老头。但是情节还没结束,磨镜老头收了钱,却立着不走,孟玉楼还以为是嫌钱少,说着说着还哭了起来,并说出了一段凄凉的故事:原来老头已经六十一岁,只有一个二十一岁的儿子,未婚娶妻,整日游手好闲,老人只好天天出来跑摊挣钱养他,不想今日儿子在外面惹了祸,被抓到守备府中打了一顿,回来后把他妈的衣服都当了,把他妈气病了,卧在床上半个月了,老头忍不住说了两句,儿子就气得离家出走,老人就这么一个儿子,想想今后无人送终,就难过得哭了起来。
且先不论这个老头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这个故事却把勾起了潘金莲和孟玉楼的善心,潘金莲叫来安把昨天潘姥姥捎来的二升小米,再拿两根酱瓜儿出来,孟玉楼拿了块腊肉和两锭饼,一起送给老头拿回家吃。老头忙双手接了,安放担内,望玉楼、金莲唱了个喏,扬长挑着担儿,摇着惊闺叶去了。在一旁的平安忍不住说:“两位娘就不应该给那个老头这些东西,他就是一个老油嘴的骗子,他老婆是个媒人,昨天还在街上走,什么时候生病在家里了。
这个看似简单,而且无关紧要的故事,却成为此回小说回目的一半(小说回目为“潘金莲打狗伤人,孟玉楼周贫磨镜”),做小说回目的,一般都是重要的核心情节,那么如此简单的一个情节,读起来似乎还跟整本小说的情节走向没有半点关系,为什么会上升到回目的位置?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可能就好理解一点,我们可以将此段情节的主角认为是孟玉楼和潘金莲而不是磨镜的老头,而镜子更是一个有象征意义的的东西,镜子的作用是什么?那就是照清楚自己,是要让潘金莲和孟玉楼看清楚自己,同时也就是让我们看清楚她们。
从这么久以来的解读我们知道,自从第三十回以来,潘金莲在西门府上是越来越乖张,越来越病态,由嫉妒和恨引发的种种作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逐步走向恶魔的潘金莲。从虐待秋菊,刻意吓唬官哥,到现在连自己的母亲都敢动手,我们已经开始感觉潘金莲已经成长为一个恶人。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们在回想一下老头编的故事,老头编那个凄惨故事的目的是为了博取同情,而潘金莲和孟玉楼却“义无反顾”地相信了。所以我想潘金莲内心深处的善还是存在,尽管她常常表现出来恶的一面,但对其他人的不幸遭遇,她却是义无反顾,不假思索地就予以帮助,这一瞬间,是下意识的,是不受理性支配的。
那么曾经美丽、内心清净的潘金莲为什么会变成如今这般模样?潘金莲并不是天生的恶魔,是她幼儿时代的穷苦,少女时代的歪曲教育,青年时代的悲惨遭遇及其不完整的原生家庭,才造就了如今逐渐黑化的潘金莲,她痛恨自己的贫穷,痛恨自己的不幸,痛恨身边和她争夺她想要的东西的人,但是当她遇到比她遭遇更惨的人时,她内心深处的善还是会支配她帮助那个更惨的人。
这就是兰陵笑笑生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广度与深度,这也是这部小说最具有价值、最伟大的地方。
正是:闲来无事倚门楣,恰见惊闺一老来。不独纤微能济物,无缘滴水也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