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雨、月有食
這節課王老師講兩片殷商時代卜問,是否風調雨順的天象卜辭。一則是求雨,一則是問有無天象異常。
《甲骨文合集》14138版
戊子,卜殼貞:“帝及四月令雨?”貞:“帝弗其及今四月令雨?”王卜曰:“丁雨,不唯辛。”旬丁酉,允雨。
意思是在戊子這一天,一个叫殻的卜人,他卜的并且貞問的,并且是正反對問。正面問一次,會不會怎麼樣啊?反面問一次,不會怎麼樣吧?看兆文的是誰呢?是王,商王親自去看兆文,並且做出了判斷。後來應驗了,所以這個裡面有敍辭,敘述一下是誰貞問的。然後又有命辭,判斷什麼事儿的?還有騐辭,就這個事兒應驗了。
帝及四月令雨
帝及,帝,就是上帝、天神。及就是到,及怎么是到的意思呢?
這是一個人下面有只手抓住他。后來下面這个手就寫的有點變形。
上面這个“人”就往上挪移,人的下半部分也縮短,就成了我們現在“及”的寫法。
四月,過去的古人把數字都是畫橫線來表示的。甲骨文裡面12345都有畫橫線的寫法,到5有一點變化。
月,在甲骨文里是一個麻煩的字。月和夕這兩个字是經常混用的。
《甲骨文釋林》于省吾:“月本有形可象,夕則無形可象,故夕字的造字本義,乃於月字的中間加一個竪劃,作爲指事字的標誌。”
于先生認為“月”和“夕”是有點无點的區別,其實還是很複杂的。
董作賓先生認為。甲骨卜辭的前期,這個月裡面是沒點儿的。夕的中間有點,到了甲骨後期,這個夕裡面是空的,月裡面又加了點兒。
前期,月中空空 ,夕中有點
後期,夕中空空, 月中有點
在我們文字形体的濱變里面,月字加了點之后,慢慢的就變成我們現在這個月的寫法。
令雨,令,上面是个倒三角形,下面是一个跪著的人,有人認為它是表示一個人在房檐下接受命令。實際上這上面的倒三角。很多時候都是表示一個口,一個倒著的嘴巴。所以實際上這個令就是發號施令。有人發出命令,有人接受命令,是這樣的一個意思。
雨,¦¦¦,用下垂的點來表示。
有的在上面加一橫。這個橫表示什麼呢?表示天,後來又在這個天上面,又加了一個小短橫。
作為一個裝飾性的筆劃,慢慢變變,就把這個下面這個雨點,和上面的小短橫連了起來,就變成了我們現在這個雨。
《説文解字》曰:“雨,水從雲下也。一象天,∏象雲 水霝其間也。”
就是這個水從天上落下來。
《上邪》曰:“冬雷震震,夏雨雪。”夏天下雪,不是夏天下雨又下雪。
《詩經.小雅.大田》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詩經.邶風.北風》曰:“北風其涼,雨雪其雱。”都是這樣的意思。
帝弗其及今四月令雨
緊接著又從反面問一次,就是會不會不下雨呢?商王親自來看兆文,并做了判斷,他説:“丁雨,不唯辛。”丁這一天會下雨,不在辛那天下雨。
丁,早期像一個釘子的形狀,後期到包山楚簡裡,从那个涂實的部分,從下面引出了一個小勾,再變到了睡虎地秦簡裡面,已經變得和我們現在寫的“丁”很像了。
不,最開始就像一個八爪魚,後來上面加了一個符號,慢慢變成和我們現在“不”的寫法一樣。
商王說的有沒有應驗呢?看騐辭。
旬丁酉,允雨。
旬,這個旬好像一個蟲子,所以有人認為這個旬,最開始是一個蚯蚓。
旬是十天,占卜是戊子那天,十天干,十二地支。从戊這一天往後數,數到丁這一天,正好是第十天頭上。所以卜辭説旬丁酉,在第十天丁酉這一天允雨,果然下雨了。這個事情應驗了,風調雨順了。
商人還貞問,有沒有天象異常?
月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