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6月份,无意中在朋友圈看见朋友推荐的一首晚安民谣《理想三旬》。
点击进去的音乐链接,我看见的是一位长得很挺帅气的小伙子,我下意识的想“这么瘦的年轻小伙子哪里来的这份厚重和温柔?”。
看了他的名字,没有什么印象,想了解他就好奇去度娘了一下,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就是陈鸿宇。我搜了一下《浓烟下的诗歌电台》后,曾有人这样评论到他,这个用干净温润低沉的嗓音打动很多凌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当然,社交网络上一堆关于如何评价他这个人和背后的音乐故事,我想,或许每个人喜欢他都有自己的理由,有的人可能是已到凌晨,看着自己身后灯火通明的楼里,耳机里听着陈鸿宇的歌曲时,你或许会瞬间感受到的就是即使在这个陌生的一线城市,音乐旋律就像流水一样释放人生,它是通亮的,你瞬间觉得好的旋律就像流水,不论小溪慢淌还是飞流直下,均平滑自然,每一个过渡、转折都美的不可复制,仿佛就应该那样发生,换一个音符都不对。
我喜欢的独立音乐人比较少,喜欢的民谣男歌手就更加的少了。曾经我喜欢的音乐,轻音乐占了大部分的,也更加不清楚这些独立音乐人的成长会比我所能想象的要更为缓慢和艰难?当看见网上的一张照片时,我才发现开始原来他曾经是从一个抱着吉他浅吟低,唱的少年成长为有创造力有新鲜感甚至有社会责任感的独立音乐人时,那一瞬间才体会到“感同身受”这个词语。
陈鸿宇,在去年的一个音乐采访中这样说道:我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工作生活融为一体,我觉得目前来说我就是这样。我觉得这一句话给我最大的向心力就是,是啊,我们有多少人可以一生轻松的向往自己幻想的佳境,你却到得那么早,早得让人羡慕。
可能,你如我一样,我们开始羡慕的同时也不妨自己去探索原因,陈鸿宇,一个轻瘦的年轻人和他的音乐故事,给很多的90后确立自我并处理环境的范例吧!
《与荒野》这张专辑,我听完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他在概念上的野心,但暴露了不少90后缺失的勇气和技法以及能力上的缺陷。他的歌里藏着我对生活的所有期待与向往,藏着我吝于示人的温和情绪。
如今的我每一次点开他的每一首音乐,就好像是在聆听一个遥远的老朋友,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艺人,他歌词里对于生活的细致,对于过往的感悟,这些就足够让我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