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家在河南卢氏县的一个大山上。母亲从小家境贫寒,外婆生了三个女儿,母亲是老大,这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变得更拮据了。
母亲小时候,没有什么零食。五角钱的瓜子,裹着糖的花生呀,是轮不到她的。一来吃的机会本就不多,二来还有两个小吃货跟在屁股后面。每次看到母亲的那一份零食却进了老二老小的嘴里,外婆不免感慨道:“你呀,太乖了!”
听外婆说,这个乖乖女在学习上可是争强好胜。
外婆家在个山沟沟里,比较偏僻,离村里的小学大概有个七八里路。母亲早上要四点起床,快步往学校走,这样才能不迟到。小学六年天天如此。冬天,天气寒冷。外婆给母亲和小姨准备了火盆,里面是用碳和柴搭起的火。盆子的旁边是铁丝,铁丝上是一个长根子。母亲和小姨一人抬着一边,还要边走边摇,免得火灭了。如果遇上大雪天气,那就更糟了,雪漫上膝盖,很难迈动双腿。地上经常有小坑,母亲经常踩到坑了,有时脚滑还会从山坡上滑下去。
学校没有伙食,每人都是从家里带馒头来学校吃的,她们早上把馒头带到食堂里去热,中午时就可以去吃。最有意思的是写家庭作业了,放学回来,要先干一些家务事或是简单的农活再开始写作业。赶在停电前没有写完就要用煤油灯了。每次写完,姊妹几个的鼻子周围就会被熏黑,彼此便指着对方的“熊样”哈哈大笑。
由于家里没钱,刚上完初一并且成绩优异的母亲带着自己攒下的车费开始了她的打工生涯。直到遇见了父亲,生下了我。我六岁时,父亲离开了我们,从那时起,母亲经常说的两个字就是“煎熬”,好在她自小就学会了隐忍,在煎熬中,慢慢地走了出来。我们母女时常相互鼓励,相互提醒: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母亲在做好自己的事情,对我严格要求,一直陪伴在我身边。我呢,也一直在努力向前,去遇见更好的自己。
冉雨楠,愿磨砺带给你的,也有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