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原生家庭对孩子的的影响巨大,大多数孩子都是父母的复制品。这一点我是认可的,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我们都无法逃避最初那个家在我们身上留下的痕迹。都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同。我相信,幸与不幸都有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有朋友问我为何你如此幸运?为人子女时有爸爸妈妈疼爱,为人母亲时有一双女儿贴心孝顺,为人朋友时有闺蜜知己交好,为人师表时有领导学生认可……好像所有的好处都被我沾上了。我笑而不语,她再说了一句:你值得!你值得所有人爱你!对于朋友如此高的评价我汗颜,也不完全认同。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人能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也许在某个角落,有人会偷偷地喜欢你,但也不排除有人会暗暗地讨厌你。但这些都与我无关,这些不是我活着的目的。我只要做好我自己就可以了,你爱不爱、喜不喜欢我真的没关系。这种深入骨髓的自信和傲气,是我的父母给的。因此,我要永远感谢他们!
我的父母是普通人,60后的他们并不懂那些专业高深的教育理念。但他们让我从小就感受到了爱,以及因爱而存在的关注、尊重。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父母是民主的,从我懂事起就会尊重我的想法,会让我自己去独立做出选择。他们从来不掩饰对我的疼爱,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知道了自己是个很棒的孩子,是值得他们自豪的孩子。无论任何时候,他们都会选择相信我。是的,父母亲总是以我为傲,在他人面前也从不吝啬对我的表扬和鼓励。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成了今天的样子,今日之我骨髓里仍然深埋着父母的爱。
以前我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何总觉得自己的女儿是最棒的孩子?哪怕我偶尔会犯错误他们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只是告诉我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疼爱我。直到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才能体会父母的那份心情:孩子自然是自己的好,无论如何都是要去庇护和支持的。所以,我特别不能理解新闻里看到的那些虐待孩子的父母,我不知道他们为何会那么狠心?如果真的要剖析背后的原因,也许也无外乎是上一辈的父母遗留下来的问题。我也有叛逆贪玩的时候,也会有跟父母反抗顶嘴的时候,但是父母不会动手打我,而是让我自己去思过,然后再让我从中吸取教训。我记得有一次暴雨过后,我跟着邻居家的姐姐去河里玩耍,还弄丢了一只凉鞋。回到家后,妈妈很生气,她让我在客厅跪了半个小时。后来妈妈告诉我她不是心疼丢掉的那只凉鞋,而是我的命,那么大的洪水万一被冲走了怎么办?从此以后我牢牢地记住了水火无情,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欣赏、尊重、肯定、信任,是父母给我的成长注入的力量,他们就是我最坚强的后盾。因此,我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加地自信、勇敢、快乐。小到穿衣打扮、文理分科,大到读什么大学在哪里工作跟谁恋爱结婚,父母都会把选择权交给我。那就是他们对女儿无条件的信任吧,他们相信我的选择并相信我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也能处理好所有的关系。很奇怪的是在如此民主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我竟然没有变成“坏孩子”,没有放松对自我的要求,反而更加地自律。可以说,从小到大,我在学习上的努力上进、在生活上的勤劳勇敢、在工作上的拼搏奋斗,都是我的自觉行为,从来不需要父母操心。旁人都觉得父母有我这样的女儿是捡到了宝了,而只有我清楚我的父母亲用心付出的是什么。那些看不见的精神品质并不是所有父母都能轻易做到或能持之以恒地去做的。
人都说,父母相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其实在过去的那个年代,我并未能感受到父母之间有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我知道爸爸对妈妈很好,他是好丈夫也是好爸爸。爸爸是木匠,他擅长做家具,有固定收入来源,虽无大富大贵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爸爸所有的钱都是交给妈妈管理的,妈妈特别善于管账理财。她精打细算地过日子,每天的开销都记得一清二楚。仍然记得小时侯每次吃过晚饭,妈妈都会跟爸爸汇报当日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说是“汇报”有点严肃,其实爸爸是不在乎这些的,他只负责赚钱,但他对钱看得不重。妈妈虽然节俭,但在人情世故还有读书教育方面她是非常大方的。只要我学习方面需要用钱,她都会毫不犹豫地满足我。我的消费观和记账的习惯应该都是从妈妈那里耳濡目染形成的。
迄今为止,爸爸依然珍藏着他们的结婚证。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我一直都觉得,在这个世界上,爸爸就是那个最忠诚的人。无论是对家庭妻儿还是对朋友兄弟。父母之间的爱就是那种我羡慕的细水长流、润物细无声的爱!我也珍藏着爸爸给我写的每一封信,每次读爸爸写的信,都能让心灵获得慰藉。所以,从大女儿满月开始,我每年都会给她写一封信。小女儿出生后我同样给她写了信,用我作为母亲最真的心对她诉说我的爱。我要像我的父母爱我一样爱我的女儿,同样给她们带来自信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