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本书都是一次穿越,穿越到作者的精神世界里,回归到现实世界,我的人生也变得更加辽阔;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作者的,也可以是我们的,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意志,也可以通过文字拓宽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很意外这本书的打开命题竟然是父亲。61年的父亲和少安少平处于同一年代,经历过文化大ge命,大饥荒,经历过批斗,经历过改革开放,从农民的儿子变成读书人,从一个人走出家到背负起全家的希望,从不饿肚子变成小康。我和妈妈就像是秀莲,也有些深明大义,但是不能接受那种为了大家牺牲小家的生活。
每一个双水村的人都只是平凡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马尔克斯说“生命中所有的繁华终将由寂寞来偿还”,我更喜欢《平凡之路》里,“直到最后才发现平凡是唯一的答案”。
小说来源于生活也超脱生活,从新冠的发展看来,生活的戏剧性甚至超越了小说。60、70年代的农村是什么样的,只知道那时很穷,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真的可以穷得连口饭都是奢侈。
在少平的读书时光里,我看到了爸爸的影子,每天早上五点钟起身,背着口干粮走上7里路求学,风月无阻,夏日严寒不戳。务农的季节劳作不能够耽搁,全家的米粮就靠着这段时光的殷勤。老家旁有一个很大的湖,捕鱼和耕种两者结合,那片土地的人比双水村的人幸运,没有受过极度的饥饿。可是在我1岁的时候,我的爷爷捕鱼时去世了。
读书在那个年代可有可无,世人敬佩,但书生还是百无一用,因为每个家庭更需要壮劳力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爸爸这一辈大家庭里有十来个兄弟姐妹,只有爸爸一个人是纯依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家里的重担也压在了他的身上,和少安一样,哪里缺钱他想办法,哪里要拿主意他来定,哪里有重活累活别人做不了,他来上。长房长孙的观念刻在了他的骨子里,穷得叮当响,宁可自己借钱,也想着怎么帮助家人,家庭矛盾多出于此。
每个人的生活似乎都是命中注定了,愿意做事的,改革的红旗竖起,机会到来,他们就能够迎着风口直游而上;那些懒懒散散,碌碌无为的人,哪怕机会摆在面前,也永远抓不住。时代在变,能把生活过得红火的人,身上具备的品质,没有大的区别。
我很喜欢少平,喜欢他的处世,喜欢他的坚持,喜欢他的家庭爱情观念,喜欢他对人生的追求。不会因为曾经是教书先生而不做体力活,不会把人家的情分看成理所当然,摆得正姿势撩的下面子,在最艰苦的岁月中能够随着心中的那丝光明前行。
生活啊生活,你为什么不能悲悯你的信徒,你夺走了他完美无瑕的爱人,毁掉了他的容颜,明明救了人,可还是将一份处罚书和奖励书同时给他,这就是你对他的那点慈爱吗?这世间是不是除了生死,再无其他是灾难了?
人这一生注定摆脱不了艰难困苦,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矛盾的根本,而今,灵魂深处的空虚、对生命意义的漠视、对美好生活的扭曲、对我们这一辈糟糕状况的不理解才是现在年轻人最大的问题。没钱了,赚钱就是,心没了,怎样才是找回呢?
语录:
1.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2.即使没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洁
3.我不啼哭,不哀叹,不悔恨,金黄的落叶堆满心间,我已不再是青春少年
4.因为你能痛苦,就说明你对生活还抱有希望!
5.劳动永远是医治精神创伤的良药。
6.花为了瞬间的辉煌,忍耐了多少暗淡无光的日月
7.人处在一种默默奋斗的状态,精神就会从琐碎生活中得到升华。
8.钱是好东西,它能使人不再心慌,并且叫人产生自信心
9.靠自己生活,灵魂都是安宁的
10.当一个人集中地凝视着自己的不幸时,他就很难想象别人的苦难
11.青春炽热的浆汁停止了喷发,代之而立的是庄严肃穆的山脉
12.你应该在以后短暂的岁月里,真正活的不负众爱
13.曾经也有一个笑容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可是最后还是如雾般消散,而那个笑容,就成为我心中深深埋藏的一条湍急河流,无法泅渡,那河流的声音,就成为我每日每夜绝望的歌唱
14.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15.在敏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接受挑战的时候,苦难是人生最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