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这道题怎么做?”
“你认认真真把题目读三遍试试。”
“哦,我好像知道怎么做了。”
“张三,公司**材料你发一份给我吧”
“上周你不是跟我要过了吗?已经发给你了啊”
“哎呀,我找不到了,你再发一次吧”
“李四,电脑版的微信怎么安装啊?”
“到官网下载PC版本,按步骤安装好就能用了”
“哎呀太复杂了,你帮我搞定一下吧”
身边总有一些人,似乎舍不得使用自己的大脑或四肢,一旦遇到困难,第一反应就是求助他人。更有甚者,习以为常后认为你的帮助是天经地义之事。
某男每天施舍街口一乞丐5元钱,从不间断。婚后,就改为每天2元。生子后,又改为给1元。终于有一天乞丐问他:先生,为什么你给的钱越来越少了?他答:独身时没压力,故给你5元;后有妻有子,生活负担重,只能给你1元了。乞丐听后大火:你这人太不厚道!再有压力也不能拿我的钱去养你的家人?!
一、导致开口就求助的原因
1.追求效率。从别人那里直接得到答案或由别人代劳,节省时间。对于处理紧急事务,确因时间紧迫,需要别人帮助时,是可以请求别人的帮助的。
2.不顾及他人。有些人请求帮助,只考虑自己的便利,缺乏顾及别人是否有能力解决,是否有时间,是否影响别人的注意力,是否情绪不佳。若如此,是会影响到对方的答复质量,甚至你们之间的人际关系。
3.习惯不佳。依赖性太强。简单说,就是“懒”。懒得思考,懒得动手。也许只要稍加思考,答案自现;或者走几层楼梯、翻找一下抽屉就能解决问题。平时已养成让他人代劳解决问题的习惯,或用权、或用钱、或用影响力等。这里特别说明一下,若是分工不同,指挥布置任务的情况,不在此列。
整理归纳能力欠缺。平时不注重积累或物品文件摆放凌乱,导致需要时难以查找,不得不重复求助他人。
二、解决办法
1.尊重别人。从平时点滴做起,除了言语、行动,还包括尊重别人的时间、注意力以及别人的劳动成果。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是相互的。尊重别人,才能受人尊敬。上级尊重下级,下级往往更感恩,铭记在心,“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平级互相尊重,君子之交,以和为贵,共谋大业;下级尊重上级,维护领导权威,树立领导威信。
别人教授时,须态度谦逊,用脑用心,仔细倾听,认真记下,消化吸收。忌讳反复询问重复的问题,尤其是简单问题。会提问,也是一种能力。末了,别忘了感谢别人提供的帮助。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2.学会思考。思考是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思考力则是在思维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力。开启主动学习的思维模式,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遇到问题,分析原因,几种可能性,有无先例,自己的方法可能产生什么后果,有没有更佳方案,如果别人遇到什么怎么处理……脑子就像机器,越用越顺畅,停放两年,基本也就废了。
别让你的舌头抢先于你的思考。—— 德谟克里特
3.付诸行动。将内心所想的事情付出应有的行动。懂得再多,想得再完美,缺乏行动力,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学过再多关于游泳的知识,不碰水永远也不可能学会游泳。行动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凡事不可能都确定万无一失才行动,往往是边学习边行动,碰到具体问题,再调整方向,继续前行。举个例子:如果你的朋友教你一种扑克新玩法,介绍一遍后你表示听不太懂。他一般不会再说一遍,而是让你先玩两局,边玩边学,对吧?
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 英国散文作家 威·赫兹里特
三、总结
1.思考问题。平时注重积累知识、经验,遇事先思考,仍存在不明白、理解不清、难以判断或选择时,可以向他人请教。
2.换位思考。充分考虑到他人时间安排、情绪状态,尽量减少打扰别人注意力或休息。
3.准备问题。请教前自己先理清思路,整理好问题,集中提问,节约别人时间。
4.接收理解。认真听取别人意见建议,做好笔记,不要随便打断别人(除非对方同意)。可在对方讲完后,简要复述一遍,请对方确认你的理解是否准确无误。
5.提问禁忌。不要提在百度等搜索工具中即可轻易得到答案的问题;尽量不要提问重复的或类似的问题,要学习举一反三。
适当的互相帮助有助于增进感情。凡事皆有“度”,过“度”了会惹人烦、招人厌。别以为别人没说什么,就没心没肺。别当人家是傻瓜,他只是在容忍你。别透支了你的“信任值”。
有许多人玩乐致死,有许多人大吃大喝致死,没有人思考致死。—— 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