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在小区里碰到了一对母子。妈妈叫儿子回家吃中午饭,儿子约三、四周岁左右,还没玩够,不想回家,就对妈妈的话置之不理,照样玩自己的。后来妈妈急了,说:“这么晚了,还不回家,你要再不听话,以后就不要叫我妈妈了,你也不要当我的孩子了!”
儿子听了,小身板一震,默默地跟着妈妈回家了。大家对这位妈妈的话应该不陌生,有相当一部分父母在对熊孩子束手无策时,会爆出类似的言语,这样的言语,往往很管用,就屡试不爽。殊不知,这些话对孩子的安全感影响很大,孩子刚刚建立起来的与父母之间的安全感,往往会因为几句话就变了样。
孩子终于回家了,不知道刚刚那位妈妈心里是否很满意,但我只心疼那个小小孩。
曾经有一个小女孩,就是在“你再不听话,我们就不爱你了”、“你再这样就没人喜欢你了”、“你再这样我就再也不管你了”等等逼迫、要挟的环境中长大。这个渐渐长大的小女孩,在外人看来,非常乖巧懂事,因为她很听父母的话,并且与父母感情非常好,因为她非常依恋父母。
后来,上高中后,小女孩不得不住校,没有办法再依恋父母,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小女孩无法忍受没有父母的孤独,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几根头发吃到肚子里。
三年后,小女孩肚痛难耐,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腹腔和肚子里都是一团一团的头发,最后请了全国最权威的腹腔镜专家做手术,才成功帮小女孩把头发全部取了出来。
心理专家分析:因小女孩成长环境不良,没有形成安全感,又养成了压抑自己内心需求的习惯,内心的郁结无法疏解,所以才会下意识地吃头发。而小女孩的父母在听了专家分析之后,回顾这些年的言行,后悔不已。
安全感是孩子在成长中建立的对家人、他人及社会的确定感和可控感,包括情感安全感、身体安全感、社会关系安全感、生活环境安全感等等方面。建立安全感对孩子的一生来说至关重要。
而父母作为孩子幼年生活中最亲近的人,是帮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最合适人选。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与孩子足够的、稳定的、持之以恒的爱,孩子就会体验到安全感。父母在孩子认识和接纳世界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安全感建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清除障碍,孩子才能延伸出对他人及世界的信任,并且感觉到确定感和可控感。
好朋友小文讲过这样一件事。一天傍晚,小文下班后正在厨房做饭,儿子大宝哭着回来啦。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在小区广场上与人发生了冲突。当时大宝三岁多,有一辆漂亮的小红车,那天姥姥带着大宝和小红车到小区广场上玩。
广场上有一个小朋友,可能是喜欢小红车,就伸手去拿。前两次,大宝迅速把小红车抢了回来。第三次又去拿,大宝急了,一下把小朋友推倒在地上。而这期间,小朋友的妈妈既没有制止自家孩子,也没有跟大宝商量。可是,看到小朋友被推倒后,这位妈妈急了,一下把大宝推倒在地上。大宝吓坏了,哇哇大哭,姥姥怎么哄也不行,只好带大宝回家了。
小文弄清事情原委后,告诉大宝说:是那位阿姨做得不好,大宝没有做错什么,下次碰到这样的事情不用推小朋友,可以找姥姥解决。大宝听了以后,虽然点头,可还是说以后再也不去广场玩了。
小文意识到孩子的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说:“那妈妈带大宝到广场上找那位阿姨,告诉她,她做得不对,好不好?”大宝马上说好。于是小文带大宝来到广场,广场上人很多,带小朋友的妈妈也很多,小文问大宝,哪一个是那位阿姨,大宝看着广场上的人群说:“大宝也不知道是哪位阿姨了。”小文就说:“那好吧,咱们不找那位阿姨了,没准那位阿姨知道自己做错了,就回家了。大宝可以在广场上玩一会儿。”小文又陪大宝在广场玩了半个小时才回家,大宝在这半个小时里把之前发生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小文在这件事上处理得非常好,保护了孩子的社会关系安全感和社会环境安全感。这里有三个关键点:(1)通过大宝说“再也不去广场玩了”,发现孩子心理还存在问题。
(2)发现孩子的问题是影响安全感建立的,非常重要,必须马上解决。
(3)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一方面告诉孩子那位阿姨做得不好,肯定孩子的行为,为孩子建立与大人相处的底气;另一方面,到事发现场,告诉孩子,不管有没有那个阿姨,广场还是一样的,还可以自由地玩耍,让孩子对周围环境建立清晰的认知。
马斯洛认为:对于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外界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影响,每一个作用于有机体的刺激物,都或多或少的更易于以一种不安全的方式,而不是以一种具有安全感的方式来被解释。我们会看到,安全感强的人具备较高的接纳和自我认同,而不安全感强烈的人往往隐藏着强烈的自卑和敌对情绪。
可以说,只有拥有了安全感,才能安心、踏实的生活。只有拥有了安全感,才能拥有幸福。
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从低龄幼儿到成年,每个阶段都有建立安全感的需求。作为父母,为了帮孩子建立安全感,我们需要有一颗敏感的心和一个智慧的大脑,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建立孩子的安全感方面,你做对了吗?如果有失误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弥补。
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作为父母,我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