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幸福双翼家庭教育体系创始人 黄志猛教授
自序
每个人终其一生,都会经历一个从幼稚到冲动,然后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这种心理成熟度,我们称之为"心理年龄",它对一个人的事业、家庭乃至整个人生幸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年龄的升华,实际上是一场内心成长的革命。
心理年龄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和父母期。其中儿童期和青春期是孩子状态(小孩子和大孩子),成年期和父母期是成人状态。
第一章 生命是一段旅程,而不是一场竞赛
把生命当作一场竞赛,会导致人人皆为对手。如果把生命当作一段里程,如果有共同的目的地,我们可以结伴成长,人生之旅会做得更加心胸,更容易达到目的地。即使其他人和我们没有共同的目的地,我们也可以彼此尊重,各自享受属于自己的人生之旅。
生命是一段永恒的学习之旅,持久的进步之旅,以及爱之旅。在这段历程中,和拥有共同目的地的伙伴,共享学习与进步,互相爱自己、爱对方、爱这个世界。把生命当作竞赛的人只懂得竞争,把生命当作历程的人,已经懂得合作;把生命当作竞赛的人,追求的是力量和成功,把生命当作历程的人,追求的是爱和快乐。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命品质。
第二章 儿童期心理年龄的主要特征
最大的特点是对权威说"Yes",根据心目中权威的标准来判断世界,而不是根据事情本身,对世界的看法容易简单固化。
"乖孩子"成长于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主要特点是善良、单纯、孝顺、听话、依赖;成长于缺少爱的家庭环境,容易成为别人的"包袱",没想法、没追求、无所谓,对事业和人生没有上进心,甘于现状,处理事情缺乏主见,牵强附会,人云亦云,总觉得自己没有资格也没有必要去追求,觉得自己只有做弱者的份,幸福和成就与自己毫无关系。
对于权威的要求和指令,儿童期心理年龄的人容易表现为顺从和追随。对于与权威观点不一致的强大的外在力量,"乖孩子"更多地表现为忍耐和妥协,而成为"包袱"的这些人则表现为逃避、无奈、抱怨和麻木。
心灵脱困五步法:
第一步:面对
面对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逃避的人,既没有面对自己,也没有面对事情;指责的人,虽然在面对事情,但没有面对自己。
第二步:认识
要领:二减一加法。1、先做减法,减去对错的判断,不做是非判断而回归到事情本身;同时减去夹杂于其中的情绪因素,不被情绪带动,回归到理性本身。2、做加法,"偏听则暗,兼听则明",除了当事人本人,从其他相关人员身上做更全面的了解。除了当下本身,再把时间线延伸开来,同时关注相关的过去和未来。用这样的方式,我们就可以接触到真相。没有真相,就没有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第三步:接受
接受它:很多人在问题发生之后,都很难接受这个令人失望而意外的后果,但人生本来就是一连串的起伏波折,得失是很平常的事,我们不可能永远在顺境之中。即使遭遇逆境,也可以勇敢而有智慧地接受。
忍受和接受的不同点:忍受的人,当时是忍了,但自己不开心,甚至形成情绪的积压,累积到忍无可忍之时可能会造成破坏性极大的总爆发;接受则不然,自己内心平静,是主动的而不是被迫的,不仅不会积压情绪,反而可以让自己平和的心境去处理问题。
看到别人的好,才能温暖自己的心,心若温暖才有快乐。反过来,只看到别人的"坏",必然只会让自己心寒,一颗寒冷的心,是无法拥有快乐的。
第四步:处理与放下
事情从来都不难,难的是情绪。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好的一面,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永存于心灵深处,另外的一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经验,融入我们的能力和智慧之中。无论"好"与"坏",都已经变成了我们生命中的滋养。失即是得,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所空下的双手,才能够捧起新来的幸福。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大多感谢自己的亲人,感谢自己的朋友,感谢一切帮助过自己的人。但是,还有人会感谢自己的对手甚至是自己的敌人。当心理年龄成熟之后,我们才明白,所谓的"对手"和"敌人",一直以另外的方式帮助我们成长和进步。正因为他们的存在和付出,才会有我们的成长和进步,我们由衷的感谢他们。
连"对手"和"敌人"都可以感谢,我们还有什么不能放下呢?!
第五步:转身并创造未来
"我每天都在抱怨没有鞋,直到有一天看到了没有脚的人。"我们试图用别人更大的痛苦,来缓轻自己当下的痛苦,当时是我心情开朗了一些,但是,一旦遇到别的问题,这种痛苦又会从心底里冒出来。走过面对认识接受这三部之后,我们发现这些事情是披着"痛苦"外衣的生命滋养,剥开这层外衣之后,里面实际上明示了我们成长的方向与方法。当我们吸取了这些滋养,完成了成长之后,这些"痛苦"也就完成了他们本身的使命,于是现在我们可以放下。以前之所以放不下,原来是因为里面的滋养还没被我们吸收。
站在问题的角度看世界,满世界都是问题;站在资源的角度看世界,满世界都是资源!
心灵脱困五步法,是处理中重大困境和具体问题时,一个很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每个人心理年龄的综合成长,必然经过三个重要的阶段,他们分别是儿童期的依赖、青春期的独立上成年期的互赖。
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能力背负起两个人的人生。
依赖期的核心词是"你"。这是广义的"你",指的是外在的一切。一个人把所有的快乐都依赖于外在,永远没法独立照顾自己的人生快乐。
独立期的核心词是"我"。我自立,我选择,我为自己负责,我的快乐我做主。决定我是快乐还是不快乐的人,是我自己。没有我的许可,任何人、任何事物都不能让我不快乐。没有人能夺走我的快乐,这并不表示外部的一切人和一切事都会有我所愿,我只是不再依赖它们,我无法预防洪水,但我能学着建造舟,我不再是外在环境的囚犯,我获得了人的真正自由。
互赖期的核心词是"我们"!这是第三个最极致的阶段,从"我们"的观点出发,开始着无限的世界和无限的可能性。众所周知,人是团体的动物,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需要优势互补。一个人的快乐终究只有一份,大家的共同快乐才是最大的快乐。运动场变成快乐的海洋、团队共赢带来最大的满足感,这就是一种互赖的结果,这是一种更有意义的快乐!几千年前,孟子就揭示了这个真理,巜孟子·梁惠王下》有一段经典问答--问:"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曰:"不若于人。"又问:"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儿童期心理年龄的成长,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从依赖走向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