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开了这本刘律写的书。(阅读进度条14/247页)
书本主要有六个章节,主题内容各不相同,刚看了前面的一些。看书的时候记录了一些文章的摘抄和自己的感想。
《自序》部分摘抄与感想
1。评价自己写的是(快四十岁)“越发成体系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感想:认知升级都在路上,需要随着年岁来更新成熟,同时还要配合行为准则这种行动指导,不只是认知/价值观。
2。“伤总是好得快,随时都可以整装再出发”。
第一章节部分摘抄与感想。
1。“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质疑他人的生活,一个人的生活是否有价值,最终只能由自己判断。”
2。“向自己提问是一个深度挖掘内心世界的方法,需要不断回顾自己的经历,审视过往经验中的情感反馈。…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剥开外部的评判,剥开世俗的标准,直至触及内心的真实需求。”
3。“去包容每个选择背后会涌现的各种境遇…至少确保不给未来的自己留下遗憾。”
感想:长期知行不一,就会出现拧巴的感觉。反之的感觉就叫做心安。剩下外界的噪声杂音都不是内心的心安或者拧巴。
4。“每个人和理想相遇的时机是不一样的,有人早早遇见,有人稍晚一点。”
5。“我们常被别人的生活所吸引,试图通过他们生活中的一个切面,来审视自己当下状态的好坏,有时,甚至会以此定义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时区里,有自己的节奏,你没有领先,也没有落后。”
6。“清楚自己所在的时区是人生的重要课题。…人不一定要往高处走,人可以往四处走。…自我,往往是在与他人和环境的交流碰撞中逐渐显现的。…用时间积累换来对自己的认知沉淀。”
7。“当处在对自己和外界都知之甚少,但又必须做出人生选择的时间节点时,我们很难不对未来产生迷茫和焦虑…尽早抓住时间,积极寻找探索外界的机会。”
感想:就算无法试对,试错也要趁早。没有试错,一路顺风且完全正确的路,是很难得的。并不是每个家庭,每个人的长辈,都可以直接帮他/她选一天完全正确的路。所以要靠自己且尽早靠自己去搭建更成熟的体系,无论是思维还是行为。
8。“在时间的长河中缓缓积淀,在足够的空间中自由探索。…在自己的节奏中过好一生,比赢过他人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