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个自律的人。在工作之后,这种感受越来越明显。
之所以我的成长过程还算顺利,很大程度要得益于我始终对世界充满了热情和好奇心和兴趣。宽松的成长环境,让我无论是考大学、考研、选职业,我都能跟随自己的内心,自由地选择做喜欢的事情。
这也让我用有限的人生经验里得出一个结论:人就是要去做喜欢的事情,对不想做的事情就尽量躲避,或者应付了之。
这样的想法问题渐渐显现出来了。现实中,除了喜欢做的事之外,还有越来越多“应该做的事”;哪怕是选择了喜欢的行业,其中肯定也不乏让人不喜欢、不愿意的事。
现在回头看,自己过去人生当中的一些选择,似乎也含有一些“逃避”的成分,逃避当下的困难,理想化另一条路。“只做喜欢的事”也让我错失了很多成长的机会。
随性地做事,害怕面对困难,就是“不自律”。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阅读了一些关于“时间管理”“精力管理”方面的书、试图提高效率,让自己变得更自律。不少书从操作层面给了很多建议,不能说没有效果,但总感觉很少触及问题的本质,启发也不算大。
直到最近看到《少有人走的路》,有种相见恨晚之感。第一章“自律”非常透彻地讲明了自律的本质和原则,撼动了我原有的许多观念,近期的许多行为也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
这本书是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20年,被誉为“罕见的心理学杰作”,书中内容涉及“自律”“成长”“爱”“信仰”等多方面内容,我只看完了第一章,就迫不及待地来分享了。
一个真理:人生苦难重重
本书开篇就写道:“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个伟大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
不知道你看到这句话是什么感受。我当时愣了一好会儿。
并不是没有听过类似的说话。我听过很多人抱怨自己遇到的各种困难(包括我自己),感叹“人生艰难”。但与作者表达的立场和态度截然不同。
我们对困难的抱怨背后隐藏着这样的看法——“命运不公,为我设置了重重阻碍,别人的生活却很轻松”,或是“困难是暂时的,我要想办法逃离当下困难,拥有轻松无忧的人生”……
而作者告诉我们:人生的苦难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都有自身要克服的问题,无一人例外;人生的困难也不是一时的,它可能会在各个时期出现,没有“一劳永逸”这回事,也无法避免。
在作者看来,“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当我想明白这件事之后,我心中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受,变得更加释然、平和。我不再幻想自己能够做出“完美选择”,让自己远离所有的困扰;也不再寄希望于遥远的、不现实的美好未来,不再排斥眼前的困扰。
作者犀利地指出:逃避、无视困难都于事无补,它会让你处于更大的困境之中;害怕麻烦、不愿意解决麻烦的人,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别人的麻烦。
仔细想想,身边有很多的案例可以印证这个论断。
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以平和的态度、积极的行动去面对困难。
承受痛苦、面对困难不会让你的人生一马平川,但能全然改变你的生命状态。
当你决定去面对困难的时候,困难和你的关系就发生改变了;当你不把“轻松的人生”作为目标时,你心智成熟的旅程就开始了。
作者说,自律的本质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而自律的重要原则就是:承担责任、推迟满足感、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承担责任:“我的问题由我解决”
积极地面对问题,意味着自己承担其解决问题,不张望,不推诿。否则这些问题就会像山一样横亘在我们心中,阻碍心智的成熟。面对困难,承认“我们自己的问题,只能由自己来解决。”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是自律的第一步。
而现实中,我们很多人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于他人或者客观环境,因此也看不到自己在问题中承担的责任。
作者分享了他在越战期间一次心理咨询。一位年轻军官的妻子随丈夫驻扎在冲绳,试图割腕自杀,被抢救过来之后和心理医生展开了如下对话。
“你为什么想自杀呢?”
“这个地方让我觉得无聊,我一刻也忍受不了。你们必须把我送回国内,要是还待在这里,我还是会自杀的。”
“住在冲绳为什么让你感觉那么痛苦呢?”
她抽泣着说:“我在这里什么朋友也没有,我一直都很孤独。”
“这确实很糟糕。可是,你为什么不去交朋友呢?”
“因为我住在该死的居民区,那里没人说英语。”
“那你为何不驾车去美军家属区,或者去参加军人妻子俱乐部,在那里结交朋友呢?”
“因为我丈夫白天得开车上班。”
“既然你白天孤独和无聊,为什么不开车送你丈夫上班呢?”我问道。
“因为我不会开手动挡汽车。”
“那你为什么不学着开手动挡汽车呢?”
她瞪着我,说:“就在这里糟糕的道路上学习吗?你一定是疯了。”
这样的对话让人感到无奈,再优秀的心理学家对拒绝自我改变的都会人束手无策。
反观我们自己,是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呢? 把问题的症结归咎于他人和环境,而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声称自己没有选择。
但解决问题的钥匙,就在自己的手上。任何时候,你都可以选择承担责任,改变现状。所谓的“没有选择”,只不过是你不愿意面对选择之后的困难和不确定。
“自律给人自由”,我们向往自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自由的能力,自由需要人格的独立和责任感作为支撑。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写到,现代人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外界的束缚,但由于心智不成熟,而是主动逃避了自由,害怕面对选择和责任,从而将自己的命运寄希望于他人。
“作为成年人,他们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接受这一事实,就会变成自由的人;无法接受这种事实,就会永远觉得自己是个牺牲品。”
要承担责任,就意味 “该做的事情”置于“想做的事”之前,学会“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先做该做的事
试着回答这几个问题:你最喜欢做什么?最擅长做什么?做什么能够创造最大价值?当下应该做什么?
有少数幸运的人,能够用同一个答案回答这几个问题,他们正从事的事业就是他们最热爱、也最擅长的,他们可以毫不迟疑地在这条路上持续付出。
更多的人,并不能用同一个答案回答如上问题,因此面对着选择的困惑;甚至很多人对一些问题不能给出清晰的答案。
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最喜欢什么、最适合什么。只知道自己不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和工作,所以以消极的态度去对待,这是一种逃避。
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审视自己的处境,回答“我应该做什么?”,以确当下的责任,做好手中的事。哪怕这件事并不是你喜欢的,毫无趣味可言。
但你要知道,人生不总是充满乐趣的。哪怕是那些从事着自己最热爱的事业的人,灵感、高涨的情绪、成就感和满足感都是短暂易逝的。
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在日复一日的平淡枯燥,充满艰辛的琐碎事务中耕耘、前行。
作家连岳说:“每天做辛苦的事情,这是保持活力、壮大天赋的最好方式。”
作家村上春树也不认为文学创作是“灵感”的产物,写作是需要不断坚持打磨的技艺。他的成就来自于它三十多年如一日每天规律的伏案写作。
村上春树每天长跑,不是因为跑步本身让他多快乐。跑过的人都知道,这是个枯燥艰辛的过程。他说,“正因为今天不想跑,所以才要跑。”
这句话乍听有些奇怪,却道出了“自律”的本质——做不那么喜欢,但能够让自己受益的事情,拥有“延迟满足”的能力。
这项能力意义重大。心理学中的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就证明了:那些在幼年具有延迟满足能力的儿童在成年之后更容易取得成功。
当下流行的“拖延症”根源就是我们倾向于逃避困难,不愿意“延迟满足”。当下电子设备的普及,让我们很容易就在刷频中耗费数小时。
但任务不会因为你的逃避而消失,反而会因此变得更棘手。
这一点做也做得并不好。作为老师,除了工作之外,我一直想努力维护着自己自由读写和休闲娱乐的时间,有意把“备课”这一项任务推后。
而这样做的后果是,在没完成工作任务之前,哪怕是我在做着与之不相关的事,因为有任务在身,也很难做到毫无压力、心无挂碍,没办法完全放松。拖延的过程并不轻松,反而消耗更大的心力。
我最近尝试把工作中的事作为优先事务处理,完成任务之后,再做想做的事,感受到了真正的轻松和自由,以及战胜惰性的成就感。
忠于事实:不断更新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
自律的人生是心智不断成熟的过程。当我们活在固有的观念和成见之中,让心灵封闭,成长也就停止了。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好比是一张地图,我们需要努力绘制自己的地图,不断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修正观念,让地图更接近现实。
如果地图准确 ,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也知道自己能够知道自己要到什么地方,如何去哪里,处理问题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如果地图失真,我们就会迷失。
曾经看过一句话,“有的人20岁就死了,不过70岁才埋葬。”那是因为,但很多人从青春期之后,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对认识世界和自我缺乏兴趣,不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甚至认为自己的地图已经完美无缺,活在陈旧的观念里。
如果没有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经验会成为我们成长的束缚。因为曾经受到过欺骗,就对世界充满怀疑;因为曾经的挫败,就不相信努力的意义;害怕冲突,躲在自己划定的舒适区内,把新的观念和变革视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这回让我嗯止步不前。
忠于事实需要勇气。它意味着我们要接受来自外界的质疑和挑战,让既有的成见和观念暂时退位,让陌生、新奇的事物进入视野。
曾看过一本社会学著作Schoolteacher,其中提到教师职业具有“保守主义”的倾向。我因此也时常警醒自己,不要陷入经验主义的囹吾,不要停止成长,要走出舒适区,不断向自己提出新要求。
我们要求学生不断学习和成长,自己怎么能固步自封呢?
有很多途径可以帮助我们认清事实,重要的是有开放、不断更新自我的心态。
我们可以去更多的地方,尝试一些从未尝试的事情,阅读更多好书。对我而言那些初看有难度,给我带来观念冲击,甚至不舒服的书,才最能让我成长。
保持平衡:人生是选择和放弃的过程
对于“自律”,我曾经担忧:会不会因为“过度自律”,太严格地要求自己而错失人生的很多其他风景?譬如丰富多彩的体验,以及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轻松愉快的时光。
在最后,作者提到,“自律”并不是让你变成一个心无旁骛、理性冷漠的人,眼里只有眼前的困难和远方的成就。自律的最高境界是“平衡”,平衡需要智慧,平衡的关键在于选择。
譬如,我们需要承担责任,也要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要学会先苦后甜,也要懂得享受当前的生活。
重要的在不在你选择的是什么,而是始终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克服困难——无论是学业、职业,社会还是家庭。
选择也就意味着放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的一生就是在放弃的过程。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先后放弃“婴儿时期对父母的依赖,放弃了少年时期无拘无束的自由,青春时期拥有无穷潜力的感受,青年时期的充沛的精力和体力,放弃对子女的权威,各种各样暂时的权力,直到最后,不得不放弃健康和生命。”
学会平衡,也就意味着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学会接纳不同状态下的自己。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看清楚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值得珍视的。
这本书让我明白,“自律”并不是时刻用自身行为进行严格控制,也全然不依赖意志力。持久的“自律”行为只是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支撑它的是对生命真谛的睿智洞察和生活的深刻体悟。
作者提出的“自律原则”,需要我们克服自身惰性、以及对困难、责任、不确定性的恐惧,与人性的本能是似乎事不符的。这也是为什么“心智成熟之路”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而正如作者所说,“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的一生就是要超越本能、战胜本能。”
这注定是一条充满艰辛和荣耀的路。
你,愿意同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