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常挂在嘴边的“迷茫”、“懒癌”,我更倾向于称之为“无力感”。
因为不论是感到“迷茫”,还是不幸罹患“懒癌”,最终导致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要么是根本不知道该干什么,要么是明明知道该干什么,却一直拖着不肯去做,总之,最终的结果都是什么也没有去做,也什么都不想做。究其更深层面的感受,其实是对现实状况的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这种“无力感”每个人都会有,也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间或地重复与发生。
这并不奇怪,也并不可耻,因为人生本就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旅程,而途中什么样的状况都有可能发生,当事情的发展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甚至是与我们的预期背道而驰时,我们会感到对生活的不可控制,这时“无力感”便会油然而生。
我们先是自我否定,进而自我怀疑——这势必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面对气势汹涌的痛苦的感受,大家更喜欢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从痛苦的身边绕过去,而不是去面对它,感受它。于是大家会选择去睡觉、上网,或者打游戏——以一种我们更容易掌控的方式来面对无法应对的“失控”。
我们将时间用最简单易行又倍感舒适的行动去填满,这样就可以让我们不去面对痛苦的感受。
我们逃避了面对痛苦的感受,但同时,我们也逃避了问题。
感受可以暂时性地减轻甚至是消失(其实是被压进了潜意识),问题却依然还在。
等我们挥霍了大量的时间试图去冲淡自己的痛苦,等回过头来却发现问题依然还在的时候,更深的“无力感”会再次袭来,甚至还会伴随着懊恼和恐慌,这种感觉比单纯的“无力感”更让人难以承受,于是继续逃跑,继续去睡觉,上网,打游戏,如此循环,我们将自己封闭在了自己构建好的狭窄的舒适圈里——“懒癌”和网瘾便由此而生。
而当大家感到“迷茫”的时候,一般不是没得选,就是选择太多,无法抉择。不论是哪一种,二者在实质上都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只不过是两个不同的极端而已。
短期或偶尔的“无力感”可以让我们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准备下一次的整装待发。而如果长期地任由自己陷于“无力感”而无法自拔,则是当了问题的逃兵,是对现实的缴械投降。
我最喜欢的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他的书中曾说:悲伤,是完结悲伤的力量。我想,这样的逻辑,对于“无力感”同样适用:承认无力感,是完结无力感的唯一途径。
“无力感”只是一种感受,你在这头,产生它的问题在那头。
它可能会令你不舒服,但当你承认它,面对它,审视它之后,它会引领你找到牵系在“无力感”那头的根源问题之所在,而这恰恰是你需要着手去解决的。
要解决问题,必须要走先出自己构建的舒适区。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或感受,如果你宅在家里或宿舍不愿意出门,那么待的时间越长反倒越觉无力。而当突然有事不得不出门的时候,走出门外的你马上会满血复活,精力无限——走出舒适区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或许,在这点上,我们不妨向《海底总动员2》里的多莉学习——当不知该如何去做的时候,不如先开始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你会找到你想做的事情和方法。先从你喜欢做的事情做起,从容易实现目标的事情做起。
而只要你一旦开始,便播下了行动的种子,具有了冲破坚石的力量,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也未可知。
面对无力感,只要你愿意开始,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Just do it!